第41章 (一萬營養液加更)(第3/6頁)

“糧食金錢壓不壞,可從國庫轉移到各地庫房中重兵看守。若地震來臨,可以最快速度賑災;若地震未來臨,也能運往前線,減少前線糧草運輸時間……”

“宮中和京城磚瓦房屋可能會壓死人畜。畜生先轉移到草棚或拴在屋外,並不會耗費許多事;京中多派些小吏巡邏打更,夜晚平時可喊防火燭。若感受到地震來臨,立刻敲鑼讓眾人逃離,還能盡快阻止人群混亂……”

常泰有條不紊的說完自己的建議後,靦腆道:“臣侍疾在家,無事時愛研讀海外著作。佛郎機等地常常地震。臣來往的幾位傳教士家中曾遭遇地震,和臣說了許多。”

常泰所說的那幾位傳教士,便是康熙送到噶布喇府常駐看病的“西洋神醫”。

在胤礽的暗示下,常泰和西洋神醫求教西洋語,說著說著就拐到了地震上,西洋神醫們送了常泰許多地震相關的自然科學書籍。

這是西洋神醫剛來不久就發生的事。西洋神醫除了贈送常泰地震相關的自然科學書籍,還贈送了其他的書籍。康熙來找常泰傾訴情緒垃圾的時候,也常和常泰一起研讀這些自然科學書籍。

常泰一提,康熙就想起來了這些事。

那時候他和常泰一邊喝酒,一邊說要靠著西洋的書籍去西洋找礦產把大清喂富。

現在礦產還未有機會去尋找,地震的知識先用上了。

康熙與常泰交換了一個心有靈犀的眼神,心中仿佛小鹿亂撞。

這比喻沒錯。康熙現在的心情跟談戀愛似的,又是竊喜又是得意。

當所有人都在煩惱的時候,他和一位臣子不但心有靈犀,他們曾經還正好共同提前發現了這件事的解決方法。

那些自命不凡的大臣們還在冥思苦想,他們就能十分默契的你一言我一語拿出解決方案,打那些老狐狸們一個措手不及。

還有比這個更刺激的事嗎?

康熙總算明白史書中那些皇帝對信重的臣子的書信為什麽那麽肉麻,為什麽要和臣子同吃同住,在臣子死後痛哭流涕比死了皇後還痛苦了。

康熙初步感受到了小夥伴加知己幫著自己的滋味。

他現在就想再和常泰醉一場,再抵足而眠!

“賜座。”康熙和常泰演了起來。

康熙裝作什麽都不知道,詢問常泰為何會了解這些。

常泰也裝作康熙什麽都不知道,將一切推到了重病的噶布喇甚至旁邊的索額圖的教導上。

索額圖滿頭霧水滿眼迷茫,就差在臉上寫“臣是誰臣在哪臣真的什麽都不知道”。

非常了解索額圖的明珠心裏嘀咕,索額圖這迷茫樣是裝的還是真的?索額圖難道走迂回路線,開始推侄子出來占領朝廷高地了?

康熙順著常泰的話,召見了研究過地震的西洋人,搬來了一堆西洋書籍。

“勞煩眾位愛卿這幾日在乾清宮歇息了。”康熙把所有心腹重臣留了下來,和他一起看書研究。

其他臣子身邊都有傳教士當翻譯,康熙和常泰單獨一塊兒,不需要翻譯直接交頭接耳嘀嘀咕咕,看得人羨慕極了。

他們琢磨著,要不要也去學門外語。

雖然看不上外國那些洋人,但能討好皇上啊。

被朝中人尊為“最體恤聖心”的明珠已經下定決心,赫舍裏家居然不要臉的推出了一個喜歡西洋學問的人投上所好,他們家也得有。

大兒子納蘭性德……算了,容若還是搞他的漢學吧。二兒子還小,於是只能自己上了?明珠在心裏嘆氣,真是生無涯,學也無涯啊。

常泰率先站出來支持康熙就罷了,他還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康熙的心腹重臣們坐不住了。

他們現在本應該在為“是否做事”而扯皮中,常泰這不按照常理做事的毛頭小子,居然直接把事情推進了一大步,變成了“如何做事”。

他們一邊在心裏罵著常泰不懂規矩,一邊絞盡腦汁想辦法。

既然跳過了前一步,這事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他們要努力爭取多做一些事,搶得更多的功勞。

康熙見那群朝臣跟鬥雞眼似的爭吵該如何做事,用英語道:“你厲害,幹得好。你不站出來,他們不知道還會吵多久。”

下面的傳教士們:“……”

我、我們聽不懂皇上的英語!聽不懂聽不懂。

常泰微笑著用英語答道:“臣並未想過為難諸位大人,只是皇上下命令要解決此事,臣就想方設法解決此事而已。”

康熙冷哼道:“他們難道不知道?知道還吵。”

常泰道:“皇上不必生氣。諸位同僚吵來吵去,最終還是得做事,只是多耗費些時間。他們爭吵,也只是耗費自身力氣,礙不著皇上的正事。”

康熙忍不住笑道:“說得好!”

康熙的心腹老臣用眼角余光瞟著禦座上那對君臣,心裏有點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