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一萬營養液加更)(第2/6頁)

在康熙眼中,胤礽每暈一次,壽命就減一,這是比等候地震到來更讓他難熬的事。

翌日,憂心忡忡的康熙親臨隆禧的祭奠,然後以悲傷過度為由,罷朝三日。

罷朝的時候,康熙召來心腹重臣,將祖先夜裏給他托夢之事告訴眾位臣子。

“欽天監占蔔結果和祖先托夢一致。”康熙嚴肅道。

他把祖先托夢的事攬到自己身上,這樣不僅能提高他的聲望,也能保護胤礽。

“祖先托夢”的神跡雖然能暫時讓胤礽的太子之位更加穩固,但朝臣反對太子的臣子定會借此事捧殺太子,故意給胤礽壯大聲勢,給他和胤礽父子之間制造間隙。

而且他們說不定有什麽事都會讓胤礽“占蔔”,若胤礽失誤,就把胤礽打為禍國殃民的罪人。

現在接受祖先托夢的是康熙自己。康熙就想看看有沒有人敢把他架火上烤。

眾位臣子面面相覷,想說占蔔不靠譜,但又不敢說。

但讓他們為了一個夢和一個占蔔提前向全京城示警,造成人心惶惶,他們也不敢擔這個責任。

朝堂上的人都很精明。如果這預警成功,功勞都是皇上的;預警失敗,他們這群人一定會被推出來當替罪羊。

索額圖和常泰也在被召見的重臣內。

常泰雖然大部分時候賦閑在家,但身上有領侍衛大臣的官職,名義上統領宮中侍衛。地震預警之事,宮中也要做準備。他出現在乾清宮,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康熙對身邊的人掌控很嚴格。京城眾人無法完全掌握他的行蹤。好幾次他和太子共同出行,其他人都以為只有太子去噶布喇府上。

即使京中有人發現了此事,但也只以為康熙是擔心噶布喇的病情,是看重嶽父的體現,不會有人認為康熙對一個剛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有多麽看重。

常泰從未在外展現過自己的本事,連索額圖都不知道自家大侄子有多少才華,更別提外人。

在康熙提出祖先示警這件事後,眾位臣子都在沉思,索額圖臉上也露出凝重之色。

索額圖為人囂張,做事卻很謹慎,所以才會反對撤三藩。

比起揣摩聖意,索額圖有如此地位,小部分是因為赫舍裏的姓氏,大部分是因為他的才幹。

撤三藩之事,明珠揣摩聖意跳得最高;但三藩之亂中,索額圖一邊嚷嚷要殺明珠,一邊把平三藩之亂調度得井井有條,比明珠功勞大。

索額圖就是康熙最如鯁在喉那種人——有才華,能做事,但就是太自傲,比起順應皇帝的心意,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斷,所以很多事上和皇帝背道而馳。

這次也一樣,索額圖一思索地震預警的難度和後果,就想站出來反對。

皇帝如果自己怕死,就只在宮裏折騰便好。宮外的人,即便是死了那也是自己的責任。皇帝沒必要為了一個預警讓皇帝、讓大清朝廷擔這個責任。

索額圖剛擡起腳,常泰已經疾走兩步,出列跪下:“陛下,臣有事稟奏。”

康熙看著心腹重臣們都滿腹憂郁,連最能揣摩聖意的納蘭明珠都不敢說話,心中正煩悶著。

平時一聲不吭的常泰居然率先出列,康熙沉吟了片刻,手指敲著龍椅扶手道:“準奏。”

常泰跪在地上,侃侃而談。

地震預言在海外已經形成了一門學問。哪裏容易地震、地震前可能有什麽征兆、地震時怎麽保全自己、地震後怎麽避免此生災害,都有人研究。

胤礽在悄悄通過噶布喇教導常泰的時候,就指引常泰去研究海外的地震知識。

胤礽早就知道今年京城有大地震,除了裝神弄鬼告訴康熙之外,其他方面怎麽會不做準備?

噶布喇和常泰不在乎胤礽只是個小孩子,對胤礽神異之處信服的同時又絲毫不追根究底。他們只向胤礽表忠心,幫胤礽做胤礽現在不能做之事。

幫助康熙處理京城地震之事,便是胤礽交給噶布喇和常泰的第一件大事。常泰為此付出了許多心血。

“按照西方研究以及大清民間經驗,地震前定會有異象出現。陛下若說是祖先預警,民間恐怕有百姓和小吏不以為意,不肯好好執行。臣建議,派官員收集京城附近動物異動,以此預警民眾……”

常泰沒有說“信”與“不信”,直接開始條理清楚地闡述具體措施。

經過噶布喇和胤礽的雙重教導,他知道康熙在臣子面前提出這件事,就不是“做與不做”的問題,而是尋求解決此事的辦法。

怎麽既減少恐慌,又減輕地震的損失?這才是康熙關心的事。

其余事,在康熙心中都是廢話;基於廢話的爭論,都是消耗康熙耐心、增加康熙怒氣的行為。

“以祖先警示和欽天監占蔔為引,輔以民間經驗,讓百姓自己查證周圍是否有地震異象,不需要百姓做什麽,他們自己就會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