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競投(第2/2頁)

這次中建準備采取招標的方式,給他們認為有資格競標的廠商發出了邀請,這其中就有行遠。

如此龐大的采購量,遠夏就算從事了兩輩子工程機械制造,這樣的機會也是屈指可數,關鍵是,行遠竟然有競標資格,這就是一種實力的認可啊。

遠夏親自帶領公司的銷售團隊開始準備競標材料,這麽大型的采購活動,他一定要拿下一部分才行。

這天遠夏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司紅錦打來的,寒暄過後,司紅錦便說明了本次電話的目的:“遠夏,我聽說中建集團四月份要舉行一次招標會,有這麽一回事嗎?”

遠夏聽到這裏遲疑了一下,說吧,她是自己的競爭對手,不說吧,又是自己的師姐,如果說不知道,她要是從別的渠道得知自己去了,那不是就結下梁子了?只好說:“是有這麽回事。不過這次好像是邀請招標。”

司紅錦問:“你們公司被邀請了吧?”

“嗯。”遠夏也沒什麽好隱瞞的。

司紅錦說:“好,我知道了,謝謝你。還是老朋友靠譜,我問了好幾個同行,都沒人願意給我準信。能告訴一下競標的內容嗎?還有你們公司打算競標哪些項目?你放心,你們競標的項目我們不參與。”

遠夏無奈地笑了一下,還是將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訴了她。

司紅錦千恩萬謝:“多謝,多謝,主要是我回國時間太短,人脈關系還遠遠不夠,很多信息都不知道。你放心,這次算我欠你一個人情,下次一定會還你。”

遠夏笑著說:“那就先謝謝師姐了。”他也不確定司紅錦能不能夠進入招標,但這不是自己需要考慮的事。

遠夏帶著團隊足足準備了將近一個月,就連今年的春季廣交會他都沒怎麽過問,全都交給梁洪昌和倪寬去打理了。

競標時間是4月10日,地點在北京,因為這是中建集團總部組織的招標會。

4月8日,遠夏就帶著團隊到了北京,這次帶去的人選除了銷售部的幾名骨幹,還帶上了陶陽,這次標書制作也叫上了他。這樣大型的招標會也不常見,可以讓他見見世面,順便鍛煉一下。

盡管離招標會還有一天時間,遠夏也沒有抽空先去看郁振興夫婦,他打算等招標結束之後再去,這兩天有些該見的人還是要去拜訪一下的,需要打聽一下信息。

10號這天,他們去了中建集團總部,由於競標項目太多,盡管是邀請招標,也還是邀請了不低於10家工程制造商前來競投。

外國品牌有美國的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德國利勃海爾、韓國鬥山、美國特雷克斯,以及約翰·迪爾。

國產的則有許城重工、上海機械、柳工、玉柴、興越以及行遠,還有一汽與上汽,因為這兩家生產自卸車。

約翰·迪爾是由司紅錦親自帶隊的,她見到遠夏,擡起手,動了動手指,算是打過招呼了。

遠夏不得不承認司紅錦還是厲害,自己只提供了信息,她卻想辦法拿到了入場資格,真是不容人小覷。

遠夏看了一圈在場的對手,一個個都是躊躇滿志,有備而來,看來誰都想在這次招標會上分下一大塊蛋糕。

遠夏的手機振動了一下,他拿起一看,是司紅錦發信息過來,說:“我們公司競投的項目是船挖機與起重機。”

顯然是為了讓遠夏放心,他們並沒有威脅到他。

遠夏看到這條消息,扭頭看了一眼旁邊的崔平生,興越這次競爭的主要項目就是起重機,因為這是他們公司的主打產品。

許城重工和利勃海爾的長項也是起重機,看來興越有點麻煩,遠夏在心裏默默同情了崔平生一下。

不過他也沒有太多的余力去同情別人,因為中建並不缺錢,采購也往往是以性能優越的外國機器為主,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夠投中多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