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幫手(第2/2頁)

但他那些朋友同學都在體制內待得好好的,沒人願意下海。

遠夏心想,再過兩年就好了,鄧公南巡講話之後,肯定並堅持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屆時會有一大批體制內人的主動下海弄潮,到時候應該會比較好招人了。現在經濟還不景氣,前路一片迷霧,大家都還在觀望中。

這天遠夏看到辦公桌上放了一封信,是雲南來的,一看就知道是肖雲生的。

這麽多年,遠夏還一直跟老朋友保持著聯系,有些人是兩三個月或者半年才給他回一次信,肖雲生倒是堅持每個月都跟自己通信。

遠夏沒有馬上看信,而是先處理工作,等到下班的時候,他才將肖雲生的信收進公文包裏,帶回家看。

自卸車投入生產之後,遠夏和郁行一的作息才正常了起來,每天也能正常下班了。

遠夏先開車去了書店,他開的是一輛不知道倒了幾手的鈴木面包車,也花了大幾千塊錢,拿到的時候除了喇叭不響哪兒都響,勉強算四個軲轆能轉。

不過這難不倒遠夏,他花了點時間,對車子進行了大改造,現在已經跟拿到的時候已經判若兩車。用郁行一的話來說,那幾千塊錢就是買它的發動機的。

這車用來代步再合適不過,冬天可以避雨雪風寒,夏天可以遮日曬,關鍵是節約時間,他和郁行一的時間可寶貴著呢。

遠夏到書店後,從爺爺手裏接過做飯的工作。兩個小的還沒放學,遠夏回得早,他自己的工廠,下班時間沒那麽嚴格,不用到點才走人。

做好飯後,兩個小的才回來。

重陽今年高三,已經是個1米8的大小夥子了,嘴角開始長絨毛,不過還沒開始刮胡子。

木拉提也躥個子了,13歲的他快1米6。他原來在老家的時候經常拿奶當水喝的,來越城後遠夏也沒斷他的奶,家裏訂了三份鮮奶,爺爺和兩個小的都喝,老年人和小孩子都需要補鈣和蛋白質。

喝了那麽多奶,這會兒終於看見成效了。

木拉提剛來的時候,普通話還帶了羊肉串味兒,如今已經說得很標準了,聽不出口音。

木拉提的長相本來就集合了父母的優點,這會兒長開了,是個五官深邃的小帥哥。

聽重陽說,他還收到了小女生的情書。不過木拉提沒理人家,說要用心讀書,以後回去建設家鄉。孩子成績還不錯,在班上能排中上。

剛進屋來,他們就迫不及待地問:“爺爺(太爺),今天拿了幾塊獎牌?”

正值北京亞運會召開,這是第一回 在自己家門口舉行這麽盛大的賽事,全國人民的心神都系在上面。

說起來,這場亞運會差點辦不下去,因為國家實在是太窮了,最後還是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紛紛捐款,遠夏也捐了二十萬,大家齊心協力,才將這場運動會辦起來。

也正是這場亞運會,將中國人再次團結到了一起,激起了大家強烈的愛國情懷。

遠德厚說:“拿了三塊。今晚還有女乒團體決賽,中國隊對韓國隊。”

“那肯定是我們贏啊。”重陽說。

郁行一從外面進來:“你們說女乒團體賽嗎?那可不好說,韓國隊有個世界冠軍。”

遠夏說:“不用擔心,中國隊肯定贏。吃飯吧。”

這場比賽,17歲的小將鄧亞萍一戰成名,全國人民都記住了那個個子小小的馬尾跳跳的小姑娘。

吃完飯,重陽去上晚自習了。遠德厚和木拉提坐在電視機前看比賽,圍觀的還有一些大學生,知道這裏能看比賽,早早就過來守著了。

遠夏說:“爺爺,我還有封信要回,先過去了。木拉提看完比賽就早點睡,明天還要上課。”

“嗯,知道了。”木拉提滿口答應。

遠夏和郁行一出來,上車前,郁行一問遠夏要來車鑰匙,他開。

郁行一剛學會開車不久,新手對開車有癮,遠夏便樂得讓他開。

他自己則坐在副駕駛上,拆開肖雲生的信,看著看著就激動得叫起來:“我的天,我的天!行一,肖雲生說要來我們廠!哈哈,太好了!”

郁行一一激動,腳下刹車一下子踩到了底,熄火了:“什麽?肖雲生要來我們廠,我記得他不是去軍工廠了嗎?”

“對啊。國家前兩年不是裁兵麽,他們廠也軍改民了,但是經營不太好,好像都發不出工資了。”遠夏忍不住唏噓,這幾年國家是真困難,百萬裁軍,每年的軍費預算連日本都趕不上,許多軍工廠為了生存,不得不改民用。有的發展得挺不錯的,但有的就徹底湮滅在歷史的洪流中。

不過不管怎麽說,肖雲生願意來行遠,對他們來說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