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行一(第3/8頁)

車間裏老舊淩亂,看不出景氣的樣子,屈俊清便挨個給遠夏介紹各種機器的用途、特點等。

遠夏注意到還有幾台機器停著沒開,以為是縮減產能不開的,結果屈俊清說:“壞了,沒修。因為修好了也用不上,產品滯銷,產能自然也得跟著降。”

屈俊清領著遠夏轉了兩三個車間,看時間不早了,便說:“咱們回去吧,下來再有機會學習具體的機器。”

遠夏點頭:“對,該回去了。晚上還要給文淵上課。”

說到兒子,屈俊清笑得很欣慰:“這次期中考試,那小子英語考了四十多分,第一次突破四十,跟你學了也不過半個月,還是有進步的。”

遠夏也感到高興:“那就好。他很聰明,以前就是不肯學。”

屈俊清嘆氣:“他的學習積極性要是有你這麽高就好了,欠主動,沒計劃,推一步走一步。你們差不多大,怎麽就差這麽遠呢。”

遠夏苦笑,他年輕的時候,不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嗎,其實絕大部分人都是這樣,都是在各種摔跤碰壁中漸漸成長起來的,當然更多的人哪怕是碰壁了依然沒什麽規劃,走一步看一步,直到終老。

屈俊清看著他的苦笑,突然覺得有些歉疚,遠夏學習這麽刻苦,是因為他家裏的情況特殊,所以被迫成熟起來,屈文淵沒經歷過苦難,自然不可能跟他一樣。

屈俊清說:“好啦,走,老師請你吃飯去,吃完飯再回去。”

遠夏也不客氣:“謝謝老師!”

日子在緊張的忙碌中溜走,遠夏的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

每周,他都會接到弟弟妹妹厚厚的來信,他們每個人都會給他寫信,連重陽都會給他寫幾句話,放在一個信封裏一起寄過來。

家中事無巨細,都會詳細地匯報到遠夏這裏。比如租書店的生意,每個人的考試得了多少分,遠春被男同學嘲笑沒爹媽跟人打了一架,重陽絆跤打破了一只碗等等。

還有一些比較麻煩的事,比如遠冬帶書到學校租給他的同學,在課堂上偷看被老師發現沒收,並被要求叫了家長去學校。

爺爺親自去學校賠禮道歉,遠冬的老師教過遠夏,了解他家的情況,好脾氣地跟爺爺說了一下,又將書還給了他。

遠冬嚇得那個禮拜都沒敢寫信給大哥,這事遠秋是匯報的。

遠夏寫信對遠冬進行了深刻的批評教育,同時也對他為家庭著想的責任心進行了肯定和表揚。

遠冬回信哭得稀裏嘩啦,表示自己再也不會莽撞,會注意方式的。

給弟弟妹妹們寫信,是遠夏目前跟弟弟妹妹溝通的唯一方式,所以他很認真,作為大哥,他要做好表率,引導他們積極向上。

租書店的生意還算穩定,每天至少有幾角錢的收入,放假的時候則會翻幾倍,每個月能賺一二十塊錢,但這對家庭開支來說,還有點緊巴。

租書店賺錢,得靠寒暑假,可寒暑假一年也只有三個月。

遠夏又設法從越城買了些筆墨本子等文具,寫信告訴馬建設,托他爸來越城出差的時候幫自己捎帶回去,放在店裏售賣,這樣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遠德厚以前就在學校門口賣過面餅,這會兒有了自己的店面,又將面餅攤子給支了起來,攤一些面餅賣給學生。

一個租書店,既租書,又賣文具,還賣吃食,真是個大雜燴。為了生存,祖孫幾個不得不想盡辦法。

幾項收入加起來,總算能維持開支了。

遠夏絞盡腦汁想賺錢,眼下除了家教,還真是沒有別的辦法。學校給優秀的學生設立了獎學金,但也只是一學年才發一次,遠水解不了近渴。

他只能企盼家人都健健康康,沒有額外的開支。

遠夏後來又跟著屈俊清教授去了兩次機械廠,但一次也沒去過他心心念念的軸承廠。

他知道是有機會去的,軸承廠是機械廠的子廠,自然也是學校合作的對象之一,工學部大二的金工實習有一部分就安排在軸承廠。

可他不想等那麽久,希望能夠早一點去。

元旦過後,學校已經進入了緊張的期末復習期,許多平時不上圖書館的人都開始去圖書館學習了,往往是一座難求。

遠夏平時抓得緊,不需要特別復習,還是像從前那樣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的事。

星期六晚上,他給屈文淵上完課,準備回去時,正趕上屈俊清教授從外面回來,他趕緊打招呼:“屈老師。”

田素英見到丈夫,忍不住撫掌哈哈大笑起來,還不忘調侃:“喲,我家裏怎麽進來了一只大花貓。”

裏屋的屈文淵聽見外面的動靜,也出來了,看見他爸的樣子,頓時笑得直不起腰來。

遠夏也看清了,屈俊清的鼻子和法令紋處都沾上了黑色的油汙,看起來十分滑稽,也忍不住撲哧笑出了聲:“老師您不會是在維修機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