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租書

越城是一座千年古城,惜毀於戰火,現在的城市是戰後重建的。

雖是重建的,但也是在原來的老城基礎上建起來的,城區街巷有點窄,不過也有好處,保留了不少參天古木,街道兩側綠樹成蔭,給行人提供了不少方便。

遠夏就溜著樹蔭漫步,看街市店鋪,觀百態人生。

男人們光著膀子或者穿著背心在樹下納涼,喝茶下棋聊天,女人們搖著蒲扇旁若無人地嘮家常,孩子們則三五成群圍在一塊玩玻璃彈珠,拍畫片兒。

店鋪都是國字號的,不外乎衣食住行,跟肅陽差不多,只是品種更多更齊全,規模更大一些。

遠夏溜達到新華書店門口,便擡腿進去了,書都擺在玻璃櫃台裏或櫃台後的架子裏,顧客只能瞪大眼挑選,想買什麽書都是不能試閱的,只能報書名讓售貨員取。

一名女售貨員在趴在櫃台上瞌睡,見人來也沒挪窩,只是腦袋換了個方向。

遠夏看了一圈,各種偉人著作,文學著作則以紅色題材為主。

他家裏有一套偉人著作,就沒必要買了。

他一路看到售貨員趴著的櫃台處,眼睛一亮,竟有不少耳熟能詳的外國文學名著,這在前幾年是不可能看到的,這說明什麽?這些禁書可以出版發售,出版界的風向變了,思想開始解凍了。

遠夏指著玻璃櫃台下的文學名著,禮貌地說:“你好,請幫我拿一下這幾本書。”

遠夏說的是標準普通話,他們廠裏的人都來自五湖四海,平時交流都用普通話,雖然他們在家裏還是說方言,在外面跟本地人交流是用本地方言,這幾種語言切換起來毫無障礙。

對方聽他說普通話,也不敢輕慢,掩著嘴打著哈欠起來了:“哪本書?”

遠夏說:“這幾本外國文學名著。”

對方拿了兩本出來:“輕點翻,別弄壞了。”

她拿出來兩本書是《安徒生童話選》和《獵人筆記》。

遠夏翻看了一下,都是極優美的譯文,他又看了一下價格,一本是1.8元,一本是2元,下意識裏覺得這書真便宜。

但想到這個年代的工資水平和物價,實在不算便宜,普通工人一個月也才二三十塊錢。

遠夏猶豫一下,決定買下這兩本,給弟弟妹妹們看,他們需要了解肅陽甚至中國以外的世界。

售貨員見他付款爽快,倒也有些意外。

遠夏再次看了看櫃台裏的名著,都想要,但目前真沒有實力買那麽多書,他是出來尋賺錢門路的,而不是為了花錢。

遠夏讓售貨員幫忙用舊報紙將書包了,免得自己手上的汗漬弄臟了新書,拿著書心滿意足地走了。

他知道該回去了,下午馬安民要去越城軸承廠,雖然只是提交訂單,取貨要到明天,但他也想跟著過去看看,沒準能碰到郁行一呢。

遠夏快步往回走,回程路上,他注意到馬路對面聚集了很多人,他不是愛湊熱鬧的人,便不打算過去。但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便停了下來,穿過沒什麽車輛的馬路到了對方,發現了一家租書鋪。

是的,他沒有看錯,這是一家租書鋪。準確來說,是租書攤,因為沒有店面,攤主只是用一個大木架裝書,靠放在一堵墻上,裏面擺滿了小人書。

而圍在攤子邊上的都是小孩兒,他們坐在人行道上,低著頭聚精會神地看書,多數是人手一本,也有少部分是兩個人看一本。

人雖然很多,但很安靜,大家都沉浸在書本的世界中。

遠夏看見書架邊上寫著“小人書租借:1本1分1天”。他仔細看了看,老板的小人書足有兩三百本之多,有古典名著,也有神話傳說故事、歷史故事,更多的則是各種革命戰爭故事,比如《雞毛信》《狼牙山五壯士》等,還有不少電影繪本,五花八門,內容龐雜,圖畫精彩,難怪會吸引這麽多孩子。

遠夏粗略數了一下,看書的小孩有二三十個,他們一天肯定也不止看一本,賺個塊把錢完全不成問題。

遠夏拿起一本小人書,翻看了一下定價,一本差不多定價一角五分左右,非常便宜。

但如果一套有十本,這就不便宜了,家長肯定不舍得給孩子買,畢竟內容含量少,不值得反復翻閱。

現實的情況往往是,家長認為這是閑書,根本不願意給孩子買來看。

所以孩子想看小人書,就只能自己攢錢買,但自己買畢竟有限,買一本只能看一本,買一套只能看一套,還有那麽多呢。

這也是租書攤之所以這麽受歡迎的緣故,買一本連環畫的錢,能夠看十五本!誰不願意呢!

遠夏忽然有了主意,他要給爺爺開個租書攤,也不用賣別的了,如果生意好,甚至可以租個房子,再也不擔心風吹日曬。

遠夏又看了一下這些小人書的出版社,就是省出版社出的,印刷地點都在越城,這就意味著,他可以直接從越城買書回去,等下午去了軸承廠,他就去出版社問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