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報考(第2/3頁)

他問老師題目的時候,往往會引來驚疑的目光,老師們總是一臉“你居然連這個都不會做”的表情,畢竟遠夏可是尖子生啊,就算上學期有半學期沒怎麽學,也不至於退步到這個地步吧。

好在遠夏心態比老師們還穩,臉皮比老師們還厚,他就不知道尷尬這倆字怎麽寫,繼續問得理直氣壯,他可不會打腫臉充胖子,拿自己的前程開玩笑。

開學後,馬建設又幫遠夏找到了一單自制收音機的活,還是上次那個做了收音機的人介紹來的。

費用是17塊,比上次多了兩塊,遠夏也接了,反正能掙多少算多少。

倒是遠冬,他認識的那群小夥伴找他做了不少收音機,不過也都是賺兩三塊錢的手工費。

元宵過後,弟弟妹妹們都開學了,爺爺也接到了活,還是兩份:一個是李玉英介紹的,有一家人兒子要娶親,要打一套新家具;一個是遠夏的房東牛四海家,他們接到兒子的來信,說是已經平反,想在重新上班前帶妻兒回家來住一段時間。

牛四海老兩口開心壞了,急著找人把破損的家具重新修好,再添置幾件新的,讓大城市回來的兒媳和孫子孫女住得舒心。

遠夏得知這一消息,主動推薦了自己爺爺。

牛家這邊比較倉促,材料沒準備齊全,就先做新人的家具。

遠德厚有了活幹,心情特別舒坦,每天都是笑眯眯的。

重陽中午便在李玉英家吃飯,這是李玉英主動提出來的。遠夏很感激,也沒有拒絕,等以後自己有能力了,再回報他們家。

遠德厚有活的時候就幹活,沒活的時候,就挎個籃子去賣瓜子。

瓜子賣完了,他就攤點面餅之類的到中學門口去賣,鹹口甜口都有。

小孩子長身體,正是容易餓的時候,家裏條件好的,會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三分錢一個面餅,賣得還不錯。

面粉是馬安民幫忙買的。南方的主糧是大米,買米還得憑糧票,馬安民是個西北人,他是典型的北方胃,愛吃面食,所以他找了一個買面粉的渠道,不需要糧票的那種。

因為爺爺愛吃面食,遠夏就托馬安民買了些。現在老人家將面粉省下來,用來做生意,賺得不多,但總算有點入賬。

遠夏和遠冬又陸續幫人做了好幾個收音機,每次能賺幾塊錢,也能補貼家用。

一家人過得緊緊巴巴的,但很安心。

看著健康活潑的弟弟妹妹,遠夏打心眼裏感謝爺爺,有他在,就像撐起了一把傘,在風雨飄搖中將自己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為他們遮風擋雨。

如果爺爺沒來,他就不敢像現在這樣心無旁騖地準備高考。

冬去春來,這個冬天有點漫長,故而春天來得格外讓人欣喜。

遠夏的成績終於有了起色,可能是學過的緣故,也可能是天生聰明,他學得非常快,基本是學一遍就會了,這讓他對考大學有了信心。

遠夏已經考慮好了,他大學志願就填報省會越城的越城大學,專業就學機械工程相關。

這輩子他依舊要從事上輩子一樣的行業,而且要少走彎路。

越大的機械工程是一級重點學科,師資雄厚。如果能考上,不管是專業知識還是人脈,就都不用發愁了。

越城是省會,離家比較近,而且,越城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是他和郁行一相遇的地方,他對越城有著特殊的感情。

春天是美麗且短暫的,一如青春。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夏天很快就到了。

夏天一到,高考就迫在眉睫了。

高考之前,得先填報志願,是的,考都沒考,就先根據自己的成績填報志願。

這比估分填報志願還要盲狙,只能根據平時的模擬考試成績來,然而模擬考試跟真正的高考怎麽會一樣?

考前填志願,造成高分低錄的大有人在,運氣的成分實在太大了。

遠夏還是按照原計劃,第一志願填報的就是越城大學,這是本科,第二志願填的是越城電力專科學校,第三志願才是建寧工業學校,建寧工業學校是中專,這是保底的志願。

不管哪所學校,他填報的志願都是機械工程相關的。

填完志願,遠夏的17歲生日也快到了。

他是夏天出生的,所以取名為夏,弟弟妹妹幾個的名字也都是相應的出生季節,重陽則是重陽節那天出生的。

以前父親的同事總是笑他給孩子起名偷懶,直接就用季節起名,不過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兄妹的名字都好聽,主要是姓好聽。

遠夏的名字特別,特別容易讓人記住,哪怕是很久之後別人不記得他的長相了,但人們還是會想起來他的名字。

郁行一也曾說過,第一次聽到就覺得他的名字很特別。對遠夏來說,郁行一的名字又何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