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送嫁(第3/4頁)

晚間河道上人少的時候,王言卿也會戴上幕籬,去甲板上散散心。有些時候陸珩陪她,但陸珩終究是個有公職在身的人,大多數時間趕不過來,王言卿便自己帶著丫鬟散步。

船上錦衣衛都知道這是都督夫人,不敢阻攔,任由王言卿行動。但王言卿很明白輕重,平時只是去船尾吹吹風,並不會靠近放“嫁妝”的地方。

陸珩在這方面很相信王言卿,並不限制她行動,但是在船只駛過徐州後,船上巡邏明顯嚴密了,王言卿明白接下來就進入南直隸,是倭寇經常出沒的地方,她也減少了散步的時間,盡量待在船艙內。

越往南走,天氣就越悶熱,現在可是六月,陸珩怕王言卿把自己悶出病來,傍晚時專程來找她:“妹妹,今日江上水霧淡,有很漂亮的夕陽。你要不要陪哥哥去看看?”

王言卿聽到,詫異問:“現在?”

“對。”陸珩拉起她的手,說,“昨日傳回消息,錦衣衛一千人已經抵達南直隸,專門有一隊在岸上護送著我們的船。你不用這麽緊張,出去散散心無妨。莫要倭寇沒見著,先把我的夫人悶病了,那我多虧。”

王言卿聽到岸上有人跟著他們,心裏悄悄松了口氣。不過,她擡起眼睛,絲絲媚意從眼尾流露,像鉤子一樣,似笑非笑道:“現在又不當哥哥了?”

陸珩含笑,握緊她的纖手,宛如才想起來一般,說道:“差點忘了,妹妹現在還不是我夫人。”

全天待在船艙裏,王言卿確實想去外面透透氣。有陸珩在,王言卿放下心,說:“你稍等一下,我去換身衣服。”

她在船艙內穿的是輕薄的半透明紗,要出去肯定不能穿這一身。王言卿本意是讓陸珩去外面等一等,但陸珩就像聽不懂人話一樣,大言不慚道:“我幫妹妹換。小時候,妹妹的衣服都是我幫你穿的呢。”

王言卿氣惱地推了他一把,明眸圓瞪:“別鬧。”

陸珩眨眨眼,笑了:“我說的是幫你拿衣服,妹妹想到哪裏去了?”

王言卿覺得,她遲早有一天得被陸珩氣死。

最後,王言卿在屏風後更衣,陸珩站在屏風外,幫她遞衣服。其實遞衣服完全是陸珩強行加出來的環節,這麽大的屏風,還搭不了一身衣裙嗎?

陸珩站在氤氳的煙雨屏風後,一眼不錯地欣賞著煙雨後窈窕朦朧的山谷曲線。卿卿可能不知道,相對於直接看到,若隱若現、半遮半掩,才最勾人。

王言卿換了身海棠紅宋錦長衫,腰系鵝黃色百褶裙。江南濕熱,連風吹來都是悶悶的,只能穿輕薄細致、堅柔並兼的宋錦。王言卿迫於身份,又回到了剛嫁人的時光,每天都得穿鮮艷的紅衣。

王言卿收拾妥當後,陸珩幫她戴好幕籬,兩人一起往甲板上走去。外面的人見了陸珩和王言卿垂下眼睛,熟練地喊“少爺”、“小姐”,自然的宛如隨侍多年的家生子。

今晚的夕陽確實很美,天邊仿佛撞翻了一盤染料,熱烈地燃燒著,連江面都映上天火余波,橘黃金紅變幻莫測。

江風襲來,吹起王言卿的面紗,她壓住帽檐,問:“接下來有什麽計劃嗎?”

這是在江上,舉目望去沒有船只,王言卿也敢自由說話。陸珩幫她擋住江上風浪,說:“先去蘇州,查朱紈之死。”

朱紈的死是皇帝的一個心結,查明朱紈的死因,既是給忠臣良將一個交代,也是切入江南官場亂相的一個著力點。

王言卿點頭,朱紈是蘇州人士,他“畏罪自盡”後,就由老仆收斂屍骨,送回家鄉安葬。蘇州正好在運河沿途,他們下船一來查案,二來也能給朱紈祭一炷香。

王言卿想到船上的東西,忙問:“朱紈之死恐怕不是一天兩天能查完的,船上那些……嫁妝可怎麽辦?”

他們下船了,箱子誰來看管?陸珩扶著圍杆,面對著浩浩長風,淡淡道:“只能停靠在岸邊了。”

王言卿想到那副場面,不由壓低了聲音:“船上東西可不少,萬一被人盯上,有人趁你不在劫船,或者幹脆海盜來了,那可怎麽辦?”

王言卿雖然沒看過她的嫁妝箱子,但看重量,裏面應當是有火器的。在水上打仗,有沒有火器壓制是決定性的優勢,洪武皇帝當年鄱陽湖一戰能獲勝,就是靠了火銃。

皇帝對陸珩是真的信任,此行陸珩下江南,不光帶來了錦衣衛精銳,還帶來了神機營最精良的火銃。這批武器要是落入海盜之手,那可麻煩了。

陸珩手指有節奏地敲擊桅杆,聽到王言卿的話挑眉一笑,垂眸道:“妹妹,你可盼我點好吧。”

進入南直隸後,水面變寬,船只也變多了。放眼望去,河道上全是桅影,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熱鬧非凡。

他們乘著船順流而下,頗有一日千裏之感,很快,蘇州到了。王言卿的夫家設定在杭州府,但送親隊伍初入江南,一路舟車勞頓,為了體體面面地去見未來親家,順便也該給閨女采購些江南時興細軟,所以富商家決定在蘇州暫住幾日,休整好了再去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