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細作(第2/3頁)

“不用。”

“新婚之夜妻子單獨離府,如果被人看到,你讓我的顏面往哪裏擱?”陸珩道,“現在城裏不知道還藏著多少細作同黨,趕路不安全,我送你吧。”

王言卿知道陸珩決定的事情,別人再怎麽勸都沒用,她沒有再拒絕,而是說:“那我要帶走翡翠。”

很好,學會和他討價還價了。陸珩其實很不願意將傅霆州的人放在王言卿身邊,但她既然恢復了記憶,這一步就在所難免。或許不破不立,如果他攔著她們不讓見面,那王言卿就永遠記著翡翠的好,陸珩反而成了惡人;如果大方放翡翠回王言卿身邊伺候,讓王言卿自己看清她和鎮遠侯府的爛賬,才能永遠解決翡翠對她的影響力。

陸珩很快拿定主意,點頭道:“好。白日我抓她時還不知道她的身份,綁了她一下午。如有冒犯,請你替我說聲對不住。”

王言卿默默點頭,以陸珩的身份,哪需要向一個普通婢女道歉呢?就算他把三品大員綁一下午,也沒人敢找他要說法。

他願意如此客氣,還不是看在她的顏面上。

王言卿醒來時已是傍晚,折騰到現在天都黑了。這次和迎親不同,陸珩很低調地出府,一路上小心掩藏行蹤,送王言卿回接親的院落。

馬車駛入側門,陸珩卻沒有跟進去,而是停在門外,對著馬車說道:“最近風聲鶴唳,你自己多加小心。你一天沒好好吃東西了,不要嫌麻煩,進屋後先吃飯。”

陸珩說完,轉身交代侍衛夜裏加強巡邏、提高警惕,然後就勒馬走了。他沒有借機跟進宅院,也沒有假公濟私,離開時毫不拖泥帶水,像是當真信守承諾,從此一刀兩斷,再不出現在王言卿面前。

王言卿坐在馬車裏,聽著馬蹄聲噠噠遠去。翡翠陪在王言卿身邊,見王言卿許久不動彈,小心提醒道:“姑娘?”

王言卿回神,她淡淡搖頭,說:“我沒事。下車吧。”

陸珩離開別院——現在應該叫王宅了,之後,徑直去了南鎮撫司。京城裏出現外國細作,並且堂而皇之攻擊朝廷官員,這簡直是在錦衣衛的臉上扇巴掌。皇帝現在還沒問,但明日,肯定等著他給說法。

陸珩安頓好王言卿,再無後顧之憂,馬上投入到公務中。郭韜等人早就準備好一夜不睡了,他們看到陸珩也回來了,都露出又欽佩又同情的目光。

新婚夜留下如花似玉的美嬌妻,跑來詔獄審問犯人,這種敬業程度,實在是吾輩楷模!

陸珩接觸到屬下們的視線,他其實知道他們誤會了,但此情此景,還是讓他們誤會下去吧。

因為沉迷公務而放棄新婚夜,總比因為作死而跑了新娘要好聽的多。陸珩心裏也替自己嘆息,他先前還想過,自己總不至於倒黴到在新婚夜前王言卿恢復記憶。結果,真的是。

南鎮撫司的燈光一夜未熄,第二日陸珩走出牢門,身上仿佛還帶著詔獄裏的血腥味。陸珩看了眼東方,這個時辰,皇帝應該已經醒了。現在還在過年假期內,全朝官員不必上朝辦公,但為了防止有心人給他告黑狀,陸珩還是早點進宮吧。

普通官員若想面聖需通過重重手續,但陸珩進宮暢通無阻。他很快出現在乾清宮,皇帝正穿著道袍冥想,見到他,一點都不意外:“你昨日剛大婚,今兒怎麽一大早過來了?”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陸珩拱手,說道:“回稟聖上,昨日臣婚禮上發生了一些意外。臣抓到了數十個刺客,其中十一人留有活口。經昨夜審訊後,他們交代,他們是東瀛人,奉命潛入順天府,刺殺我朝高官。”

皇帝並不關心陸珩是怎麽讓東瀛死士開口的,他微微皺眉,表情凝重:“東瀛?”

“是。”陸珩道,“東瀛國內戰亂,幕府割據,王室成了擺設。許多王孫貴族逃出東瀛,意圖在大明東南沿海紮根。聽聞,已有人占領島嶼,建國稱王。”

東瀛王族妄圖恢復曾經的榮光,便想在大明周邊找個島嶼繼續稱王,如果能統治東南沿海,那就更好了。但是他們又害怕明朝,便想出派死士入京,將京城文武高官一網打盡的主意。大明皇帝自己亂了,就沒空管他們了,他們說不定還能趁機占領東南。

這種簡單粗暴的法子,倒確實是東瀛人的思路。皇帝自從修道後一直講究中正平和,戒驕戒躁,但聽到這話,他還是冷笑了一聲,嗤道:“就憑他們?”

大明邊患一直非常嚴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在打仗。皇帝包括全朝武將,重心一直放在北邊蒙古,最有權勢的武將都是從大同府出來的,由此可見一斑。

但東南沿海也不平靜,江浙、福建一帶已被倭寇騷擾了許久,他們時不時上岸搶劫,一被官兵追捕就跑到海上,來來回回,已經惡心人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