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升官(第2/4頁)

陸珩回禮示意。進入到這裏就不能再隨便說話了,陸珩眼觀鼻鼻觀心站著,沒過一會,外面響起腳步聲,太監引著武定侯、成國公、陳寅進來了。

重要的幾個人已經來齊,又等了一會,裏面有人影晃過。眾人一起行禮,陸珩垂眸看著地上的磚縫,飛魚服的衣擺絲毫不晃。上方一陣窸窸窣窣聲,宦官尖細的聲音響起:“眾愛卿免禮。”

陸珩謝恩,眾人陸陸續續站好。陸珩沒有擡眼,但余光已飛快將上方景象盡收眼底。皇帝換了身常服坐著,看著沒什麽大礙,唯獨臉色蒼白,應當被嚇得不輕。旁邊站著陶仲文,剛才,就是他陪皇帝走出來的。

眾人看到皇帝沒事,並不是他們想象的病危甚至毀容等情況,無疑都松了口氣。但這口氣才呼了一半,他們的皮就緊繃起來。

皇帝這麽心氣強、好顏面的人,被困在火裏狠狠嚇了一遭,等他緩過勁兒來,他們還有好果子吃?

陸珩這種時候倒慶幸他去外地查案了,他不在行宮,失火當天才趕回來,無論怎麽算賬都算不到他頭上。陸珩面色自若等著,之前他也懷疑過陶仲文,陶仲文說一場天火避無可避,當天夜裏就燒著了火,未免太巧合了吧?但今日陶仲文好端端出現在這裏,之前還和皇帝單獨談話,可見依然簡在帝心。

皇帝不是個蠢人,他敢用,就說明沒問題。沒讓陸珩查,那便是東廠查的了。

大概陶仲文真有些天運在身上,他故作玄虛說些模棱兩可的話,結果還真被他碰到了。陸珩又不蠢,無論這場火和道士有沒有關系,皇帝都沒反應,他討嫌做什麽?

陸珩便也當做不知道。皇帝清了清嗓子,終於發話了:“三天前,朕做了一個夢。”

眾臣聞言,都打起精神來。皇帝叫他們前來,總不會是和他們討論睡眠的,這個夢裏必有玄機。果然,皇帝接著說道:“夢中朕見到一位神女乘丹鳳、禦景雲而來,她說她乃九天玄女,下凡授予天書三卷,並言曾經天上有一柄寶劍失竊,為背道之人所得。然因奸人非天命之人,無法發揮寶劍威力,幸未釀成大禍。如今玄女已將寶劍追回,歸位天地。”

皇帝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將話題拉到神仙的高度。眾人沉默片刻,首輔張敬恭試著開口:“九天玄女乃司兵之神,得九天娘娘授予兵符,實乃幸事。不知,這三卷天書是關於什麽的?”

“乃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奇門遁甲。其余的朕記不清楚了,只記得有一節是關於破陣之法的。”

就算在場幾位大學士學富五車,此刻也有些懵,拿不準皇帝想幹什麽。陶仲文站在禦座下,適時開口道:“玄女乃天地之精神,陰陽之靈氣。神無所不通,形無所不類,為眾真之長。玄女曾授黃帝五行陣、助越亡吳,如今於夢中授予皇上兵法,可見陛下順應天意,得道多助。不知玄女所言背道者,是為何故?”

皇帝沒說玄女沒收了誰的東西,只描述了那柄劍的樣貌,聽到這裏,文臣可能不明白,而武定侯、成國公、傅霆州幾個常年和兵器打交道的人已經聽懂了。

天書寶劍,這不是當年號稱得到仙人點化的唐賽兒嗎?傅霆州隱約觸碰到皇帝的意圖,但不懂皇帝為什麽要繞這麽大一圈。皇帝非要說神仙給他托夢,自己編就是了,何必牽扯白蓮教呢?

傅霆州腦中靈光乍現,仿佛想到什麽,朝旁邊看去。陸珩垂眸看地,眼睫覆住了裏面的光影,神情淡然的過分。

傅霆州似乎捕捉到什麽,還不等他完全串起來,陶仲文已經皺著眉,一臉驚疑地揭穿這個啞謎:“玄女話中之人,可是當年白蓮教之首唐賽兒?”

皇帝嘆息,說:“朕也不敢相信,但夢中細節栩栩如生,而且九天玄女還說,這些東西,她是從陵山一個溶洞中拿走的。朕覺得此地有異,陸珩。”

陸珩上前,垂著眸抱拳:“臣在。”

“你帶人去這個地方找,看看能不能找到玄女所言溶洞。”

“臣遵旨。”

這麽長一段又捧又唱,首輔已經明白皇帝想做什麽了。皇帝扯這麽多,無非想告訴他們,玄女在夢中給黃帝、越王授兵法,如今皇帝做了同樣的夢,說明天上神靈認可皇帝是正統。天上神仙都沒意見,其他人廢話什麽?

玄女傳授皇帝破陣之法,專門克制唐賽兒剪紙為兵;皇帝一時半會沒法變出一柄神劍,便說玄女把當初天上遺漏的劍收回去了。這樣一來既說明白蓮教立身不正,也斷了某些勢力利用唐賽兒失蹤一事做手腳的路,最重要的是,證明了永樂皇帝和嘉靖皇帝得位之正。

至於為什麽是白蓮教……那就得問陸珩了。不然,皇帝全天離不開宦官和行宮,去哪知道某一座山裏有一個溶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