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4/7頁)

對於大臣來說,罪己詔不過是一封特殊的詔書,可對於永康帝,一旦下了罪己詔,那便是他一生的汙點,他不甘心背上這樣的汙點。

柳修嚴正是看出永康帝的心思,才會竭力反對下罪己詔。

不過一群刁民而已,即便殺幾個,他們也不敢做什麽,有數萬將士守在京都,何必懼怕幾個刁民。

永康帝靜靜地聽他們說完,才擺手道:“今日暫且到這兒,等明日再議。”

聽到這話,幾位大臣便躬身退出去。

永康帝站在窗口,仿佛能聽到宮門口憤怒大喊的百姓,他在位三十多年,自認從不曾虧待百姓,每一個決策都是為了百姓能安居樂業,衛國能繁榮長久。

但現在,受他庇護的百姓卻在指責他的罪過,要他下罪己詔。

就因為他當初得位不正,便抹殺了他的全部功績。

永康帝揉揉額頭,他知道百姓心思淺,很容易被人挑動情緒,和他們生氣無濟於事。

但他終究是心寒的。

“人找到了嗎?”

高應低著頭道:“他們藏得太深,還不曾找到。”

“三日之內,朕要見到他們。”

才從天香教那群老東西嘴裏得知他們的存在,如今便跳出來給他找麻煩。

永康帝目光一冷,真當他老了不中用了?

……

昭睿郡王府

這幾日,霍謹博一直等任居遠的消息,直到今日終於有了消息。

任居遠站在霍謹博身邊,拱手道:“王爺,下官已經追蹤到那夥人的蹤跡,基本確定他們就藏在南坊井大胡同。”

南坊?

霍謹博驚了,竟然離他這麽近。

“井大胡同都住著什麽人?”

京城眾多的高官府邸以及王府都坐落在南坊和登明坊,這裏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權貴。

任居遠已經調查清楚,道:“井大胡同只有兩戶,一處是梁王府,一處是前朝公主府,這兩處目前都是廢棄狀態,並無人居住。”

梁王啊。

霍謹博幽幽一嘆。

永康帝弑兄奪位的消息傳開後,很多事情就不再是秘密,霍謹博很快就弄清楚當年的事情。

先帝的長子便是被封為梁王,那座梁王府就是霍謹博大伯的府邸。

當年先帝對梁王和永康帝其實都很喜歡,兩個人在朝中的勢力旗鼓相當,再加上先帝猶豫不決,雖然有些偏向長子,但對於次子並沒有任何打壓之舉,依舊是該賞賞該罰罰,恩寵不變。

先帝如此作為,自然是助長了永康帝的野心,也讓兩個兒子私底下的爭鬥越來越頻繁,只是有先帝壓著並沒有爆發出來。

直到先帝舊疾復發,突然病危,先帝這才緊急召見大臣,將皇位傳位於長子梁王。

如此一來,梁王便是名正言順的新帝,但永康帝不甘心,直接發動兵變,趁著梁王分心處理先帝後事時,直接帶兵圍住皇宮,殺死了梁王,同時修改了先帝遺詔。

梁王來不及登基便被兵敗身死,忽略先帝的遺命,永康帝便是實實在在的衛國第二任皇帝。

當年永康帝為了不留後患,下令誅殺了梁王府所有人,自此梁王府便被廢棄,甚至都無人再敢靠近井大胡同。

這件兄弟相殘的往事,若是從大義來講,永康帝並不占理,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但永康帝無疑是個難得的明君。

而梁王當年跟隨先帝南征北戰,雖然戰功赫赫,可他在政務上並不如永康帝,他擅長帶兵打仗,但那時候的衛國並不需要又一個開拓之君。

其實不管梁王如何,霍謹博作為得利者,他天然就和梁王是對立的。

如今那群散布謠言,造成朝野動蕩的賊人躲進了井大胡同,莫非和梁王有關系?

霍謹博道:“他們藏在梁王府?”

任居遠道:“有八成可能。”

“康偉,帶人將井大胡同的出口堵住,決不讓一個人逃脫。”

“是。”

霍謹博看向任居遠道:“你帶人去將他們抓來,盡量抓活口。”

任居遠領命離開。

等所有人離開,霍謹博便坐在大堂等著他們的消息。

這就是手底有人可用的好處,不再用霍謹博親自出手。

霍謹博其實很不喜歡事事親為,自從回京後,他便在考慮招收門客,只是至今還沒找到什麽合適的人選。

也就任居遠合適一些,但他是翰林院編修,並不適合和霍謹博往來過密,除非霍謹博把他要過來。

霍謹博默默思考這個可能性。

一柱香後,康偉稟報道:“王爺,人已經抓到了,他們就躲在梁王府,一共十人,其中四人因為反抗被殺了,剩下的六人被悉數抓獲,任大人正在審問。”

霍謹博頷首:“讓他審完來見本王。”

或許這些人真和梁王有關。

這算什麽?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