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6頁)

“謝王爺。”

霍謹博道:“沈禦史今日來找本王有何事?”

沈宣慚愧道:“下官這幾日公務繁忙,一直不曾來拜見王爺,今日特意來請罪。”

霍謹博:“沈禦史無需多禮,本王來蘇州只為私事,並無公幹,沈禦史自是要以公務為主。”

沈宣聽完又是連連道謝。

兩人你來我往說了幾句話後,沈宣才道:“下官已聽說王爺遇刺一事,蘇州這幫鹽商行事素來如此,便是下官這個巡鹽禦史也不被他們放在眼裏。”

霍謹博聽完皺眉:“沈禦史掌管鹽引,他們豈敢對沈禦史不敬?”

沈宣苦笑道:“王爺有所不知,這幫鹽商已經抱成團,鹽引必須按照他們商量好的份額來,如若不然,他們就不買鹽引,蘇州上百萬百姓等著吃鹽,下官總不能因為一時之氣讓蘇州百姓沒有鹽吃。”

一個鹽商還好說,你不買鹽引,自是有大量的人來買。

可蘇州所有鹽商聯合起來,那吃癟的就成了巡鹽禦史。

“商人逐利,他們真能這麽團結?”

沈宣點頭:“由四大鹽商牽頭,他們成立了一個商會,蘇州所有的鹽商都在其中,如此一來,只有經過他們同意的人才可以成為鹽商,小鹽商根本不敢得罪他們。”

霍謹博皺眉:“僅蘇州如此,還是整個江南都是如此?”

沈宣道:“其實各地的鹽商都很團結,只是不像蘇州鹽商這般橫行無忌,根本不把官府看在眼裏。”

霍謹博輕敲桌面,淡聲道:“沈禦史應該不會無緣無故地和本王說這些吧?”

沈宣正色道:“下官得皇上信任擔任蘇州巡鹽禦史,一直有心整頓蘇州鹽政,奈何蘇州鹽商太過張狂,蘇州府衙和蘇州衛都與鹽商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總是包庇他們,下官獨木難支,縱然有心報效朝廷,卻是無力可施。”

“但若是任由蘇州鹽商這般下去,朝廷便只會被這群人牽著鼻子走,實在有損朝廷顏面,下官懇請王爺相助。”

霍謹博道:“本王來蘇州只為私事,並無意插手公務。”

沈宣聽言急聲道:“王爺,那群人都已經膽大妄為到刺殺……”

“刺殺一事,本王自會調查,但蘇州鹽政,本王不便插手,若是沈禦史覺得蘇州鹽政問題嚴重,應該立刻上報朝廷才是。”

沈宣抿嘴,自嘲道:“是下官想得太好了,下官告退。”

說罷,沈宣便起身離開。

霍謹博沉默良久才起身去看成晗菱。

成晗菱正靠坐在榻上看書,她的肩膀中箭,右胳膊不能動,只能用左手拿書,感覺很不習慣,看一會兒就忍不住動一動。

見霍謹博走進來,問道:“怎麽臉色這麽難看?”

霍謹博走過去坐在她身邊,輕聲道:“從昨晚刺殺開始,我就覺得頭頂上一片迷霧,這蘇州的水比我想象得要深得多。”

成晗菱好奇道:“發生了什麽事?”

霍謹博也不想瞞著她,便把蘇州衛和蘇州府衙的態度,以及沈宣的話告訴她。

“沈宣來得太巧,他就好像正等著我吃癟,這一樁樁的事,總讓我覺得背後有人在推動。”

沈宣說得很大義凜然,但霍謹博怎麽可能全信他的話。

成晗菱看著他緊皺的眉頭,想擡手替他撫平,卻發現夠不著,柔聲道:“有時候心思太深也不是一件好事。”

“什麽?”

“你不全信沈宣的話,那就去找另一方驗證一下他的話不就好了?”

霍謹博怔道:“讓我去找鹽商?”

“審案還有原告被告呢,誰會只聽一面之詞?”

這就是霍謹博和成晗菱兩人思維的不同。

霍謹博心思深,他覺得這背後可能有陰謀,他不想打草驚蛇,想要暗地裏檢查,但這樣很耗時間。

成晗菱習慣直來直往,不喜歡的事不做,不喜歡的人不見,想要知道什麽就直接去問,她就不信有人敢不告訴她。

這種方法弊端很多,而且聽到的也不一定是實話,這就需要霍謹博自己去判斷。

可不得不說,有時候還就需要用這招。

霍謹博初來乍到,對蘇州了解很少,他需要了解更多的消息,僅僅派人暗地裏調查,這種效果並不好,還不如直接問。

是真是假,他自然會分辨。

霍謹博心中豁然開朗,笑道:“郡主果真是我的福星。”

成晗菱嬌聲道:“我說過我很有用的,看你以後還敢不敢什麽事都瞞著我。”

“不敢不敢,以後我一定多和郡主商量。”

成晗菱滿意地笑了。

霍謹博問道:“太醫有沒有說什麽?”

永康帝給他們派來了兩個隨行太醫,在霍謹博查案時,太醫已經重新為成晗菱診治過。

若雲答道:“太醫說傷口處理得很好,今後只需每日上藥,好好靜養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