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3/6頁)

幾人已經吃得差不多,聽到霍謹博這話,成晟旻道:“那你先回去休息吧。”

霍謹博沒有推辭,只是道:“明日還要上值,你們兩個別喝太多。”

說罷,便起身離開醉仙居。

剛回到府裏,霍謹博便道:“侯亮,友山,你們立刻把永康十一年到十三年的京報找出來。”

原主出生在永康十三年,何叔曾說過霍父是江南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原主的母親也是江南人。

如果原主真是永康帝私生子,永康帝在永康十三年之前必定去過江南。

按照永康帝對女子的三分鐘熱度,永康帝認識原主母親的時間很可能就在永康十一年到十三年之間。

霍謹博現在心臟砰砰跳,穿到這個世界半年多,他第一次這麽緊張。

很快,符合要求的京報被找出來,霍謹博沒用多長時間便查到,永康帝曾在永康十二年巡幸江南,並在江南待了一個月。

如此一來,原主確實是永康帝的兒子。

等等!

霍謹博目光一凝,他發現有點不對勁。

永康帝是在永康十二年七月到的江南,八月返京,而原主出生在永康十三年十月。

霍謹博腦中出現一堆問號,這不符合十月懷胎的規律啊。

莫非原主和永康帝其實沒有關系?

所以霍父不曾帶著原主去認親?

霍謹博眉頭緊鎖,繼續往下翻看京報。

很快就翻到永康十三年十月的京報。

上面記載:十月初五,莊嬪誕下十一皇子,隨後難產而亡,十一皇子亦不幸夭折,帝大悲,追封莊嬪為孝讓皇後。

霍謹博愣愣地看著十月初五這四個字出神,沉默許久,他才打開書案的抽屜,取出原主的賣身契。

最上面的一行字便是【霍謹博,生於永康十三年十月初五】。

這會是巧合嗎?

也許是。

那如果莊嬪恰好是江南人,又恰好姓霍呢?

莊嬪被追封為孝讓皇後,京報特意留出一塊空白處介紹莊嬪。

其中便有一句【莊嬪霍氏,本是江南漁家女】。

霍謹博本以為他穿越這件事就夠奇妙的,沒想到原主的身世更奇妙。

按照如今已有的消息判斷,如果莊嬪誕下的不是雙胞胎的話,那他很可能就是那位已經夭折的十一皇子。

那麽問題來了,他明明活得好好的,為什麽會被“夭折”,當初他又是怎麽離開得皇宮?

這一切都是個迷,有可能知道這件事的霍父已經去世,霍謹博都不知道怎麽去調查。

不過——

霍謹博握住那塊玉佩,這應該是永康帝之物,或許也是莊嬪給他留的信物,讓他長大後有資格選擇自己的未來。

只是這個秘密因為霍父的意外身亡差點消失。

若不是霍謹博拿到賣身契,想到該去祭拜霍父,他就不會得到這塊玉佩。

即便他得到玉佩,若不是見過大皇子的玉佩,也不會想到他會和永康帝扯上關系。

這過往種種,哪一步走錯,他都不可能得知這個秘密。

可現如今,他知道了這個秘密,又該如何做呢?

永康帝已經年邁,身體越來越差,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即便他拿著玉佩和永康帝相認,一個從不曾見過而且已經被認定夭折的兒子又能得到永康帝的幾分疼愛?

現在正處於爭儲的關鍵時刻,突然多出來一個兄弟,那些皇子們又會怎麽想,他們會不會認為霍謹博是有意爭儲才選擇在這個時候跳出來?

他在朝中毫無根基,猛然揭穿身份弊大於利。

可永康帝的身體又實在差勁,留給霍謹博的時間並不多。

霍謹博眉頭緊鎖,一時之間難以抉擇。

……

就在霍謹博不知該如何是好時,宮中的永康帝再一次昏迷,等永康帝醒來,太醫院太醫並勤政殿眾人皆跪地請求永康帝取消早朝,專心休養身體。

永康帝沉默一會兒便點頭答應,傳令由兩位丞相和六部尚書暫時打理朝政。

六皇子這幾個月一直在永康帝身邊侍疾,父子關系緩和不少。

等太醫離開後,六皇子提出要出皇榜召集天下名醫為永康帝治病。

他到現在還不曾有接觸朝政的機會,六皇子反而是最希望永康帝活下去的人。

永康帝雖然不抱希望,可被六皇子的孝心打動,便讓他負責此事。

次日,京城各處便張貼了皇榜,同時還有無數人快馬離開京城,立求在最短時間內將皇榜張貼在衛國各地。

霍謹博次日上值,便得知永康帝再次昏迷,將朝政交給兩位丞相和六部尚書打理的事,他更加頭疼了。

看來真的不能再拖下去,他必須想辦法和永康帝相認,但以他的身份又見不到永康帝。

或許找成晟然幫忙?

可如果成晟然幫忙,國公府就會被打成他這一派,這不符合成運昶保持中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