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四月份 新學期托兒所一共招了五十二個……(第2/2頁)

至於被林靜留下的兩名軍嫂,單論個人條件也不算太出挑,但林靜要求也不高,性格好,能放得開,普通話聽得懂就差不多了,反正做事怎麽樣還得看試崗。

試崗過程也還算順利,過程中犯過小的差錯,但問題不大,也沒人犯原則性錯誤。

為期一周的試崗結束後,林靜又組織了一次投票,最終定下趙麗萍成為托兒所新的保育員。

和選保育員相比,招老師這事就不那麽順利了。

雖然建國後國家大力推行小學教育,但部隊裏農村兵居多,軍嫂也一樣。農村重男輕女的情況可比城裏厲害多了,好些的能上完小學,不好的就是像沈文麗這樣,上到二三年級就不讓讀書了。

雖然只是托兒所的老師,但怎麽也都是教書育人的工作,林靜覺得怎麽都得有初中學歷吧。

但問題是軍嫂中有學歷的基本都有工作,而且安排的單位還都不錯。雖說家屬院離家更近,但她們幹得好好的,暫時也不願意動彈。

而林靜又不想妥協,於是招老師這事就一直拖到了四月中。

三月裏家屬院,又或者說是軍分區發生了幾件不小的事。

首先就是軍分區政委高升了,新政委是從其他軍區調來,新政委一家搬進家屬院的時候,不少人過去圍觀。

宋玉萍回來跟林靜說:“滿滿一卡車東西,全是大件,裏面還有台這麽大的冰箱,聽說是首都雪花牌的,貴得很!”

這年頭冰箱可是比三大件更稀罕的大件,一般家庭都買不起,反正林靜長這麽大沒見過,宋玉萍說的這什麽雪花牌她也沒聽過。

紀明鈞聽林靜說起,便跟她科普了一番,原來國內第一台冰箱就是由首都雪花冰箱廠研制成功的。

科普完後,紀明鈞語出驚人:“你如果想要,我找人問問,看能不能弄到票,我們也買一台回來。”

林靜驚呆了,連忙說不用。

“真不要?冰箱還是挺實用的,可以存放隔夜菜,還能自己做雪糕吃。”夏天忙碌一整天,回來喝一杯冰水,或者吃一根雪糕,真是再舒服不過的事。

但在林靜看來,冰箱一點都不實用,她一臉嚴肅地說:“隔夜菜吃多了不好,雪糕又不能天天吃。”

花那麽大價錢,就為了吃一碗隔夜菜,林靜覺得不值。

媳婦態度堅決,紀明鈞只得嘆一口氣,看來雪糕是吃不成了。

有人高升,就有人轉業,轉業的人也不是別個,就是馮雪的丈夫。按理說她丈夫還沒到轉業的年紀,但年前他出任務受了傷,右手手指斷了根,不影響生活,但再也握不了木倉。

對此馮雪倒是很慶幸:“過年他沒能及時回來,我就猜到可能有變故,夜裏做夢都是他出事了……現在這樣也好,至少我以後不必再做噩夢。”

馮雪離開前林靜和陳茹宋玉萍她們去看過,當時她正在整理家裏的東西。

雖然隨軍後她刻意控制著不往家裏買大件,但零零碎碎的東西不少,沒辦法帶走,她就一人分了些。

林靜得了個花瓶,還有一個矮櫃,宋玉萍則要了茶幾,陳茹得的東西最多,大到衣櫃桌子,小到鍋碗瓢盆。

當然,這些她們也不白拿,折價給了馮雪錢和票。

本來馮雪是不想要這些錢和票的,反正東西她也帶不走,留著也是給下一任住戶,不如做人情送給她們。

但林靜她們琢磨著馮雪把東西都送她們了,回去肯定還得重新添置,花費不少,她們不能在這時候占人便宜,就還是給了錢。

馮雪夫妻轉業回去沒幾天,有新的軍嫂隨軍住進了家屬院。

有新政委開著卡車搬進來在前,新軍嫂搬進家屬院時沒掀起的太多波瀾,宋玉萍這個包打聽,也只知道對方姓什麽叫什麽,哪裏人性格如何,她統統不知道。

倒是林靜,很快拿到了新軍嫂的基本資料。

新軍嫂叫陳亞珍,老家陜省的,說話雙利,特別愛笑,跟林靜對他們省的人的印象差不多。

陳亞珍是高中學歷,在家就是當老師的,所以她去後勤一登記,齊主任就把她的資料給林靜了。

當然林靜還是跟她面談了一次,之後同樣安排了為期一周的試崗。

陳亞珍當過三四年小學老師,教起幼兒園的孩子自然遊刃有余,再加上她性格外向,很快獲得了孩子們的一致喜愛。

於是四月下旬,托兒所的教職崗位終於滿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