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攝政王陣亡了(第2/3頁)

知道先帝留有遺詔的人不多,而知道遺詔的人幾乎都以為,那份遺詔是握在皎皎手中。只有皎皎知曉,先帝從來不放心將遺詔交到她手裏,他在她身邊安排一個細柳,再將遺詔交到細柳手中,一方面用以關鍵時刻制裁徐空月,另一方面又能時刻牽制著皎皎。

倘若皎皎對徐空月再無殺心,那麽細柳手中的遺詔還能殺了他。而皎皎只要殺心不消,那麽遺詔握在她手裏,還是細柳手裏,都不再重要。

這兩年多時間以來,以齊國公為首的朝廷重臣多次表達對徐空月的不滿,指責他身為西南大將,卻始終沒能將反叛的西南收復。言官更是多次參他懈怠戰事,錯失收復臨南府的良機。

小皇帝對徐空月的耐心也在這兩年的各種參奏下,逐漸消磨。近一年,問罪的旨意不斷下發到徐空月手中。

開始小皇帝還有所顧忌,只將密旨送到徐空月手中。送去之後,還百般焦慮,來回踱步。最後更是跑到明華殿,問皎皎:“朕這樣對攝政王,是否有些不妥?”

皎皎卻無比淡定,擡手為小皇帝倒了一杯茶,淡聲道:“言官所奏皆有理,陛下所作所為,有何不妥之處?”

得了她這話,小皇帝便徹底安心下來。

後來,責問的聖旨便直接下到軍中,最後更是直接在三軍面前宣讀,以此羞辱徐空月。即便徐空月從未對此有所怨言,但隨著他在朝中勢力的逐漸瓦解,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他與皇帝早已離心。

只是他如今還手握重兵,對大慶仍有利用價值。一旦西南局勢安定下來,想來也是皇帝同他清算總賬的時候了。

然而如今,徐空月始終頂著來自朝廷的種種壓力,不疾不徐於暗中布置著。

他用了兩年時間,徹底攪亂北魏局勢——與程毓簡同時於背後各自扶植北魏較有實力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再使之不斷相爭。一時間,北魏局勢徹底混亂,想來沒有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北魏都很難恢復成先前鼎盛的樣子。

與此同時,徐空月還暗中聯絡南齊,故意挑起南齊與北魏之間的矛盾,促使南齊對北魏發兵,讓北魏在自顧不暇的同時,又為南齊的大軍壓境頭疼不已。

在他的種種折騰之下,北魏病重已久的老皇帝終於一命嗚呼,而北魏皇城中的奪嫡之爭也開始白熱化。大皇子與二皇子都不想放棄脫手可得的皇位,與北魏都城開啟一場混戰。

最後,都城的混戰以北魏二皇子占據皇宮、大皇子倉皇逃出都城而告終。

然而整個北魏的混戰才剛剛開始。大皇子在徐空月派出的眼線的幫助下,成功逃到南部,與守城的大將匯合。之後大皇子帶軍占領北魏以南的九城,與占據都城的二皇子繼續抗衡。

自此,北魏徹底混亂起來,至少二十年內不能喘息。

消息傳回長安,饒是皎皎早有心理準備,仍是被他這番作為震驚到。

她不知道,他究竟花了多少年的時間在北魏布局,又花了多少心思引得南齊對北魏出兵,才能實現北魏如今的這種局面。唯一可以知曉的便是,這絕不是短短兩年時間就可以完成的。

她驀地想起,自從自己的身份被識他破之後,他在朝中便很少做什麽,總不會是這些年他的心思一直都放在北魏與南齊身上,才會對她在朝堂之上做出的種種不予反擊?

只是當她收到徐空月送上的名單之後,這份疑惑便也隨之煙消雲散。名單上的都是曾唆使過徐空月廢帝自立的官員,他們有的是為了自己官運亨通,有的是為了攀附權勢,有的是為了享受權力帶來的刺激……

如此種種,唯獨沒有一個是一心為了大慶的。

看著這份名單,皎皎不由得攥緊了手心。她從前便知徐空月身邊聚集著一群牛鬼蛇神,卻不知他們竟然已經膽大至此,竟敢數次教唆徐空月稱王稱帝。

然而還不等她平息怒氣,朝堂之上便傳來徐空月陣亡的消息。

初初聽聞此消息時,皎皎驚得拿不住手中茶杯。

茶杯落在地上,發出一聲清脆的“咣當”之聲。她瞪大眼睛,聲音裏微微透著顫抖,“你剛……說了……說了什麽?”

興安看出了她神情不對,面上的欣喜頓時斂去,答:“西南那邊傳來消息,攝政王帶兵攻破了西南王府,只是大戰過後……大戰之後……”

他吞吞吐吐,皎皎卻仿佛耐心全無,厲聲喝道:“說!”她的眼睛仍睜得大大的,眼底一片晦澀。

興安牙一咬,心一狠,斷然道:“攝政王陣亡了。”

皎皎頓時眼前一黑,仿佛站立不住似的後退兩步。興安急忙伸手去扶,卻被皎皎猛地揮開。她手中還握著徐空月讓人送來的名單,此時卻聽聞了他的死訊。

她只覺得荒唐至極,可笑至極。她搖了搖頭,喃喃道:“這不可能!他怎麽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