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為守護大慶而死(第2/4頁)

這算是自西南反叛以來,傳來的最好消息了。一時間,朝堂上滿是對南嶺郡王的誇贊之聲。人人仿佛解除了巨大的危機,相互慶賀起來。

珠簾之後,皎皎見滿朝皆是這幅場景,不由得心生厭煩。

李憂之也滿懷憂慮,“南嶺郡王難道是想憑借與西南相互制衡,好鞏固自己在南嶺的地位?”

皎皎搖了搖頭,“我只怕他想要的更多。”趙垣熙當日所說之言猶在耳邊,他對皇位的覬覦之心從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皎皎雖然將趙垣熙抵達長安的事情告知了李憂之,卻唯獨隱去了他仍想爭取皇位的心思。

李憂之看著皎皎浮現出不安神態的臉,若有所思。

因南嶺郡王抵禦西南軍有功,朝廷也對其有所嘉獎。但趙垣熙卻不要朝廷的賞賜,他上奏小皇帝,為保南嶺太平,希望小皇帝可以準許他屯養一支騎兵,以此對抗西南。

對此,皎皎第一個提出反對,“自太宗皇帝傳下的規矩,藩王不得私自養兵。”然而齊國公卻道:“如今向以宇戰死,朝廷大軍在臨南府受挫,倘若南嶺也失陷,那麽大慶則危矣。”

齊國公之言得到朝中不少老臣的贊同,李憂之於朝堂之上當眾反問道:“齊國公同意南嶺郡王養兵,不知是否考慮過,一旦南嶺郡王有了軍隊,是否會揮軍北上?”他在齊國公面露不虞之時又繼續道:“還是說,齊國公忘記了,南嶺郡王之所以會成了南嶺郡王,正是因為謀反不成而致?”

一句話說得齊國公微微色變。他當即跪下,對小皇帝痛陳道:“老臣只是憂心南境的百姓,西南王挑起戰事,南嶺倘若無兵力自保,只怕不久之後就會像臨南府那樣,淪為西南的戰利品!”

朝堂眾臣頓時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齊國公則將目光投向徐空月,“不知攝政王有何看法?”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徐空月身上。

他的右手仍未痊愈,雖有被垂落的衣袖遮掩,但早有人發現,他的手上始終纏著繃帶。雖然並未有人拿到明面上來說,但是因為西南反叛之時,他沒有親自領兵平叛,私底下便有不少人猜測他右手已經廢了。

此時面對所有人的意味不明的目光,他無論如何都不能繼續沉默下去。迎著小皇帝略顯擔憂的目光,他輕輕擡起眼皮,拱手行禮道:“南境會陷入如今這種局面,是微臣思慮不周所致。微臣會盡快重整大軍,抵禦西南軍北上。”

他的說法看似給了一個解決途徑,但實際又似乎什麽都沒說。齊國公等人對此很是不滿,然不等他們出聲,皎皎倒是率先道:“攝政王所言有理。”

——似乎只有在此時,他們才能勉強意見統一。

徐空月的目光輕垂,避開了珠簾後皎皎探究的視線。

小皇帝最終也沒有準許南嶺郡王屯兵的奏請,只準許了他擴充親兵。好在自從被南嶺郡王阻擋了回去,西南似乎也暫時沒有北上的打算。探子回報消息,西南王召回了駐守臨南府的大將,而西南軍仍駐紮原地。

朝中眾臣猜不透西南王的想法,有膽大的想去問一問攝政王的看法,卻找了一圈都不曾發現徐空月的蹤跡。

而明華殿外,徐空月站在那株臘梅樹下。不是開花的季節,滿樹蔥綠的葉片,間或夾雜幾片已經枯黃的葉片。

看到他,皎皎的步子一頓,但隨即又若無其事繼續走著。

徐空月的目光一直跟隨著她的身影,直到她走到殿門前。而後腳步忽的一轉,皎皎朝他走來。

她走得有些急了,微微喘息著,望向徐空月的目光還算平靜。

“你擔心南嶺郡王借著西南的戰事,屯兵養兵。”徐空月的目光同樣平靜,或者說,如一潭死水一般,無論多大的風浪,都難以激起半點漣漪。

皎皎呼吸一窒,隨即又若無其事起來。她努力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他是被貶至南嶺,就算揮兵北上,登入長安,也不會有人承認他。”

徐空月的目光凝在她身上,似乎看破了她所有的偽裝,“可你仍是擔心。”

皎皎輕咬著下唇,沒有出聲。

“我會幫你。”徐空月卻驀地笑了一下,“我會掃平西南的戰事,不會給趙垣熙養兵的機會。”

他笑起來的樣子,一如多年前在瓊花樹下的樣子。皎皎看得微微出神,但片刻便反應了過來。她面帶警惕,“你想做什麽?”

“我只希望你能同意設立西北都護,由程毓簡任都護一職,統領西北所有兵力。”

太/祖皇帝本是前朝藩王,推翻了前朝的統治後,才建立了大慶。太宗皇帝繼位後,為了防止此類事情發生,便將兵權牢牢握在中央皇室手中。這些年大慶西北邊境之所以常備北魏騷/擾,很大一個原因便是邊境各地駐軍只有防守之職,而無率軍追擊之責。因此,哪怕是邊境重地,城中兵力也只夠守城所用,而無多余的兵力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