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夜宴 臣弟恭送皇兄、皇嫂。(第2/4頁)

“那這個兩個——”

“繡翠竹的給二公子,如意雲紋的給殿下。”裴朝露將另外兩個也放到雲秀手中,“哪裏空了,你拿給他們。”

“姑娘自個不送嗎?”

“你不說他兩吵架嗎?”裴朝露捧著一盞茶水,“且不想看見他們!”

雲秀將東西收好,見她兀自揉著眉心,只轉身到她背後,給她按揉太陽穴舒緩,“姑娘給我們都請了平安符,如何自個不求一個?”

“因為,有你們保護我。”案桌燭光,映著裴朝露溫柔又決絕的面龐。

“那……”雲秀試著問道,“我們給小郎君秀一個吧?”

裴朝露含笑搖頭,面前浮現出孩子乖巧又懂事的模樣。

“我會自己保護他。”話語落下,燭火亮了亮,一顆珠淚從燭身滑落。

*

一夜無話,日升日落間,已是第二日傍晚時分。

李慕的晚宴設在酉時一刻。

而直到申時末,才有世家首領緩緩而來。諸公之間自有考量,今日來了此處,是公開的行徑,下月初六,再去太子處便有些難看了。故而皆是考慮再三方做的決定。

請帖自是送了八處,最後開宴之時,共來了五處高門。

李慕坐在正座上,看著殿下分坐兩案的人。其實他並不在意來多少,只要有一處來便成了。左右不過需他們做個證人,接他們的口把話散一散。

如今,他還在等一人,他的兄長太子殿下。

瞭望原一戰後,這是十日來,他頭一回凝眸落在她廂房的位置上,似是凝神望她。

這場宴會是她要求的,亦是他唯一能做也必須做的事。

滴漏漸深,距離開宴一炷香的時辰,李禹到了。

誠如她言,李禹一定會來的。

李慕起身,離座親迎。

寺門口,李慕恭謹行禮,李禹親身攙扶。一路而來,兄友弟恭。

入得殿內,李慕自是謙讓,請李禹於正座。

李禹三辭不得,終於坐下。

“臣弟聞皇兄數月前便達敦煌,奈何臣弟舊傷復發,纏綿病榻,未曾及時迎候,還望皇兄恕罪。”李慕轉身下殿,躬身跪於李禹面前。

“六弟快快請起。”李禹愣了愣,轉而笑道,“六弟何出此言,自是身子為重。孤入敦煌,公務纏身,亦未得空來探視你,你亦無妨心上。”

李慕起身,落座在李禹左手旁,持酒盞道,“太子殿下從蜀地奔波而來,我們且敬太子。”

殿下諸公來此,自是以為齊王殿下為同太子分庭抗禮,要拉攏他們,然眼下這個形式卻又仿佛不太像猜測的這般。

一時皆未多言,只隨他一道禮敬太子。

李禹更是除了這般猜想,心中還顧忌著一人,然卻也不曾見到。只控制心神,舉杯飲酒。

“薄酒一杯,臣弟的心意盡在此間。”李慕擡手示意侍者繼續上酒,話語卻不曾停下,“臣知皇兄同諸公皆來了此地,亦是知曉皇兄的安排,原是定了下月初六要同諸位商量結盟攻伐湯賊的大事。然今日擅自作主,請來皇兄與諸公,實乃接了消息,湯賊已派精兵疾來,怕時日耽誤,故提前欲要同各位商量,還望諸公以匡扶天下為己任,盡力輔佐太子殿下。”

前面說了多少的不重要,唯最後一句入耳,殿下諸人不由面面相覷,連著李禹都懷疑自己聽錯了。

李慕竟是為他在拉攏各世家。

“皇兄!”李慕轉首,面容真誠而懇切,仿若先前諸事從未發生過,只恭謹道,“事不宜遲,兵貴神速,還望皇兄能領我們重返長安,驅除國賊。”

這話落下,算是對前言的再次鞏固。諸位家主已經明確齊王之意,本來他們來此尚有疑慮。畢竟李慕已經六年不在朝堂,縱是手中握著兵甲,但太子這些年,東宮之位甚穩,此番更是領君命出行。只是觀瞭望原一戰,當是齊王殿下更能掌軍事,平亂世。故而兩廂之間,他們尚且沒有拿定主意。

卻不想,這齊王殿下並無爭權的念頭,竟是幫著太子鋪路。

大抵,兄弟間或是握手言和,或是有了其他什麽交易。然這不是他們考慮的,他們只是擇一主公罷了。

此間,齊王殿下讓了賢,便只有太子一人。

無需再做思量。

“有酒無舞,想來是齊王殿下疏忽了。”出聲的是隴西季氏的家主,“臣今日帶小女同來,不若讓小女為各位獻舞一曲,以添愉色。”

“臣亦帶了小女前來,且讓她撫琴助興。”

“臣同帶小女而來,小女不才,六藝平平,只釀果酒一壺,請太子和齊王品嘗。”

……

殿下人這算是入了主題,李慕笑而不語,只道,“皇兄可有雅興?”

“國難當頭,且大事要緊。”李禹謂左右言,“去取筆墨來。”

“皇兄,臣弟已備下。”李慕自飲一杯酒水,擡手示意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