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第2/3頁)

而大兒子呢,又聽媳婦的擺弄。

她問老大來鎮上幹活見過德子沒?大兒子含含糊糊說見了,她就知道是在撒謊。

撒謊拆穿了也沒招,大兒子前兩年也當了爺爺,一把年紀了,她又不能失望至極給抓起來打一頓。

總之,也是日子艱難,幹完這樣活忙起那樣事兒,她陸陸續續這些年先後照顧幾個兒媳婦生娃。兒媳婦們生完,孫媳婦接著生,這才一晃多年沒來看外孫。

這回大兒媳婦不攔著她來見外孫了,因為外孫能耐了。

大閨女回娘家說的。

朱老爺子擺手道:“親家母啊,幾年不見你咋還客氣上了,要說挑理,也該是你們那頭挑理,德子早就應該去看你。可是家裏一直沒斷事情,我又病了小一年,才見好,小稻這又生了老二,這才沒回姥姥家。等德子回來的,我非得讓他帶著媳婦孩子去你那裏坐坐。”

白玉蘭熱情的倒糖水,讓尹婆子坐炕裏嘮嗑暖和暖和,聞言也跟著解釋說:“可不是,要去的。其實德子本打算過年就去一趟,要不我咋能知道西山鎮大窪子屯呢,一聽就知道是你們。就是他常掛嘴邊念叨的。無奈這又有了事情離開家沒成行。”

白玉蘭又對朱興德的二舅說:“這回算是認識家門了,往後你們這幾位當舅舅的一定要常來。咱這可是實在親屬。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今兒你們要是沒上門,咱們兩家都沒見過面,在外面走頂頭碰打到一起去都不知道是自家親戚,那哪能行。”

二舅舅憨厚點頭:“對的對的,要常走動。”

在幾人聊家常的空档,秀花特意觀察一番尹老太太和朱興德二舅的做派。

秀花心裏有數了。

你看帶狗來,狗換個說法不是肉嗎?人家給抱來了,還給帶點兒粘豆包給孩子當禮物。

這說明就不是那種上門打秋風的親戚,是個知情知趣的,不一定是要上門借糧借錢。看來德子的姥姥家也不全是他大姨那種貨色,那咱就更要做到位。不能摳摳搜搜。

秀花指揮小稻麻利去煮兩碗熱湯面條招待尹婆子和尹舅舅,打點兒肉醬鹵。又支使小豆去祖宅喊左撇子回來招待客人。

朱興德的二舅舅急忙擺手說:“不用忙乎,都是自家人,可別破費。”

今年糧稅重,誰家攢點兒細糧都不容易。

——

之後連續兩日,由於左家早就和縣裏的訂好要殺四頭豬賣了換錢,朱興德的二舅舅還成了殺豬主力軍,和李二一起幫左撇子不少忙。

而朱興德的姥姥,也終於在嘮嗑中解釋了為何而來。

一是想著秋收完事兒了,家裏活少,趁著年前過來走動走動。一年到頭就這時候有空閑。聽朱興德大姨講,上回見到德子媳婦還大著肚子,尹老太太尋思過來看看生了個啥。

二是為解釋朱興德大姨要賣酒的事兒。

“他大姨啊,我那個大閨女,我就當作沒生過她,都快要氣死我了。我不知道她來這裏提賣酒的事兒,話趕話,前一陣她才漏出來。”

朱興德的姥姥說起這事很赧然:“這些年,自從德子爹娘沒了,我沒幫過孩子啥。幫不上就算了,咋可能給添亂。”

秀花道:“沒啥的,反正我們也沒同意。他們來吃住幾日就走了。他大姨來之前可能是沒打聽清楚,其實酒鋪子是我的,德子屬於在我這裏幹活掙錢。雖說德子是自家孩子,我的往後換句話說也是他的,我又帶不進棺材裏。但是親家母你也知道,家裏有三個外孫女、三個外孫女婿,咋可能只給德子。都要往後看才能定下給哪個。”

“那對。哪個孝順給哪個。我當年就是給早了,尋思讓老大養老……”

說著說著就拐了話題,不過隔了一會兒,尹老太太又拐回來繼續道:

“我家那大閨女從沒了男人,就像換個性子,她往後再來,甭管提出啥都不用搭理。德子回來也這麽轉告,就說是我讓的。唉,不怕親家母你們笑話,我這個大閨女是真能作,像是這次強征人去前線送糧,她家那個名額就是讓我三兒子去的。”

白玉蘭先看眼秀花,然後才問尹老太太:“不是說家裏獨一個兒子可以不用去嗎?我聽俺們這鎮上的人說,他們是家裏有三個兒子才會被征走一個。”遊寒村和附近村落與外面境況不一樣,所以才有此一問。

尹老太太道:“俺們那鎮上不行,一個地方一個規矩。說是一家必須出一個男丁,人家可不管家裏是不是獨子,必須出人。沒招了,我家這面早先分了家,為這事兒又托關系找人重新合在一起過日子,是老二家大小子去的。本以為走這一個也就夠用了,結果我那個大閨女回娘家一頓哭,七年谷八年糠念叨當年怎麽對娘家付出,作的我這眼睛越來越看不清物什。她非提小時候下河救過她三弟,沒招我家老三、德子他三舅又頂了她家那名額,唉,我一提我那大閨女啊,我這眼淚嘩嘩的,她太傷我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