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要生了(第3/3頁)

那一陣,朱興德浪得狠,炕都被他刨塌過。

大閨女一句話給白玉蘭噎夠嗆,行吧,那就順其自然。

全家人很緊張,都不敢出遠門了,就怕小稻突然喊聲“哎呦!”

倒是左小稻還好。

她日日晚上,還有心情聽朱興德自言自語嘮嗑呢。

聽朱興德講述在路上的事情。

朱興德是在年後過了正月二十就帶著楊滿山出發了,去了邊境運送第二批收下定金的酒。

這趟沒帶二柱子也沒帶六子,特意帶的滿山。

朱興德想讓滿山熟悉路線,將來再送酒,就能讓滿山獨挑大梁了。

順便趁著這次他依舊帶隊,最好能和將軍府談下第三批酒的訂單。

對於第三批訂單,朱興德比前兩次要上心。

因為前兩次吧,將軍府就算不要咱家酒,咱家估麽也剩不下。趕上年關,好賣的很。就是零散著賣唄,費點事兒,操些心,多走些路,可那掙的還多呢,不用批發價就能倒騰出去。

但眼下這個季節卻不行了。

年前大夥一頓買年貨,想買酒的人家早就妥妥的出手了,該成親的、祭祀的,酒樓大批量訂單的,舉辦各種活動的,都趕著趟的年前買完了酒。總之,年後最少有一個多月、小倆月的淡季期。

緊接著,等淡季期過去,天又要熱了起來,喝起來辣嗓子的酒,可想而知,大夏天的除了酒蒙子誰會沒事兒買。恐是依舊要靠著那些酒樓的固定訂單維持鋪子支出,想必掙不到太多銀錢。

在北方,只進入十月,深秋過後天冷了,秋收也完事兒,老百姓收完糧食手裏有錢了,才能到了賣酒的旺季。

所以朱興德很希望再和將軍府談下第三批訂單,用這份訂單帶來的利潤錢,來支撐家裏兩間鋪子長達大半年的淡季期。

當朱興德到了邊境才知道,他,想多了。

用他和小稻隔夢念叨的原話就是:“要徹底完犢子了,這裏要打起來啦。以前我來買物什的那條街上,壓根兒就沒什麽人。我也沒處給咱閨女買奶皮子吃了。”

哪裏還有上次他來買東西的叫賣聲,以及那股熱鬧勁兒。

這趟再來邊境,朱興德見到最多的就是,好些在這裏做買賣的人,正拖家帶口的往外逃。

這裏早就不互市了。

他還差些沒拿到尾款。

聽說將軍府的管事都隨著將軍去了軍營,並不在府裏。

將軍夫人以及這座城裏的好些官員夫人,也早在過了年就離開了。至於是被即將開戰嚇走的,還是被朝廷當人質一般下令讓返回的,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