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要生了(第2/3頁)

羅婆子撅了根樹杈子,掰下小枝條剔了剔牙,繼續囑咐小麥道:

“回去吧,你燒點兒水再洗衣裳,揉吧兩把就行了,別拔涼的就洗。對了,我今晚要晚些回去。隔壁村的你李嬸子,她今日進城了,我托她買了二斤肉,我要去道口摸黑等她,免得人家還要繞遠送到咱家。”

羅婆子不知從哪裏聽來的,懷娃的婦人最好少吃腌制的熏肉。

但又不能不吃葷腥。

給她愁壞了。

現在這季節沒啥新鮮菜再不吃點兒肉,兒媳婦只能啃點兒胡蘿蔔、凍白菜、大蔥,再沒別的了,孩子生下來不得跟猴子似的瘦弱?再長的一臉蔥心綠可完了,白瞎爹娘的好相貌。

她不能忍受兒媳婦肚裏的孫子受苦。

她就只能想辦法四處托人買肉,盡量做到讓小麥吃好喝好。

小麥聞言,急忙告知:“娘,打今兒起再別托人買肉,我娘家要殺豬啦。”

“殺豬?你外婆舍得啦?”要知道,上回走,沈秀花明明說插秧時再賣豬的。

“嗯,我爹給聯絡的城裏肉販子,人家在等著呢。正好這季節鄉下殺豬的少,我家那些豬也養的差不多了,我爹就聯絡的賣六頭。外婆說費一回事兒,要殺七頭。豬販子要多買咱就賣,不多買,就去掉咱兩家吃的,再給我大姐夫他爺那裏送上幾斤。剩下的用牛車拉著賣,想必一天就能賣沒。”

羅母連連點頭:“嗯嗯,別看還沒插秧用不著吃葷腥,但擋不住附近屯子多,饞人不少,囊囊膪都剩不下。”

說完又一想,不對啊,兒媳婦是啥時候回的娘家?怎知道娘家要殺豬了?

“你娘家來人啦?”

“沒,咱村裏養豬老王家去了我娘家,要借我娘家的公豬,他家母豬發情了。”

羅婆子一聽,急忙打聽道:

“那老王家,不會是打著和咱羅家一個村住的人情,想讓你娘家白借公豬吧?我告訴你,那可不行。不提咱家和村裏王家關系沒有那麽親厚,就說一滴精十滴血,公豬的精血也是精啊,同一個道理。給配種那都需要給錢的,一把一利索,那是個費大力氣的活,你娘要是不收他一百個大錢算吃虧。”

小麥憋不住笑了下。

對於她婆婆來講,只要涉及到銀錢的事兒,羅家和村裏誰家都不親厚,會立馬撇開關系。提錢準翻臉,就是這麽現實。

回答道:“沒,那咋可能不要錢,我娘家公豬忙著呢,楊樹林子村的好些母豬還排號在等著它。不過是看咱們一個村住的面子上,比照旁人少收了些,聽說我娘只收了王家八十文。”

好吧,八十文還算能接受。

羅婆子松下心,隨之而來就剩下羨慕。

瞧瞧,左家只一頭公豬陸陸續續幫別家配種,就能給帶來不少零花錢。更不用說馬上就要宰殺六口大肥豬往外賣了。那加在一起得收回多少銀錢。

要不說人家是幹大買賣的呢,敢投入的多,收回的就多。

雖是大夥總念叨,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但是眼下再看,咋不算呢?看看左家就知道了。

左家那些母豬離發情期也不遠了,到時候讓公豬上一上,四五個月後,又陸陸續續一窩窩豬羔子就會冒出來,擋都擋不住。賣豬羔子就能收錢收到手抽筋。

唉,希望等到她鴨子出欄,也能這麽出息吧。

羅母遲疑一番,又問道:“要是你家豬開始配種,你得回趟娘家吧?”

小麥有點兒不好意思,她確實又要回娘家待一陣。

她不在,外婆說,母豬們都不聽話了,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

而她之所以不好意思,是因為和以往不同。

這次她能感覺出來最近婆婆總想“挑撥離間”,不願意讓她回娘家,想讓她在家裏陪著作伴。

小麥沒提回娘家是為豬,“我大姐也快要生了,差不多就這十天半個月。”

“啊,對對對,瞧我這記性,那是要回去一趟的。”羅母不能再擋著兒媳婦回娘家了,且還要舉雙手贊成,“反正建鴨舍這裏用不到你。回頭換你回來監工,我也要親自再去一趟的。你大姐夫不在家,娘家人更要有一個算一個多陪著。”

人情、感情,不就是這時候處起來的?

羅母恨不得到時候親自幫左小稻接生。

……

與此同時,被談論的左小稻,確實到了要卸貨的關鍵時期了。

家裏人天天問,有啥反應沒。

她搖頭,沒啥反應。

日子靠張瞎子摸脈,掐算不了那麽準,只能摸出孩子在肚裏挺強健。

白玉蘭私下問小稻:“你們兩口子是啥時候辦的那事兒,往回推算推算,這不就能大致算出準日子啦?”

小稻回了句:“那一陣,天天辦那事兒,誰知道是哪天的。”沒好意思說出口的是,一宿還好幾次,誰知道會是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