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第2/3頁)

而親兄弟那面呢,大嫂沒等他開口借錢,就說老三那把事過後,她家窮的要揭不開鍋,他被大嫂一頓唱念做打哭得,差點兒給大嫂家扔兩個銅板。然後大哥說要幫小舅子家幹活去,沒法幫他走山路送孩子。再說送到那裏,你有錢看病嗎?

李家兄弟四個,到了四弟家,他幹脆屋都沒進。

因為他才走到院子,就聽到四弟妹罵四弟:“人家都是哥哥照顧弟弟,再看你那二哥窮的都要尿血了,我聽說他要來借錢,已經借到四嬸那裏去了,沒準一會兒就到咱家”,一邊指揮孩子們:“快快快,將桌上菜端下去藏起來,不能讓他瞧見咱家吃啥。那一家子窮鬼,撒潑尿浸死得了,省的活著是別人的累贅。”

他調頭就走了。

他傷心四弟妹罵他該撒泡尿浸死,四弟像沒聽見似的,一聲沒吱聲。

最後還是村長家嫂子看不過去眼,讓家裏小子趕著車幫他送孩子進城看病。

雖沒借過他錢,人家應是怕他還不上,但能套車提出幫忙去送人,他非常感謝。

回憶到這,李老二對秀花誠懇道:“我不想再和李家那些人聯系。可我想趕明兒緩過來,要去看看俺媳婦的爹娘。”

那日,包括之前之後好些次,都是他丈人家來人送了錢。

為此,丈母娘過日子要看舅嫂們的臉色,大舅哥和小舅子也從在家裏說一不二,慢慢變成媳婦發火不敢吱聲的性子。感覺為親妹子家借錢的事兒,對媳婦愧疚唄。

而他,其實有些恩將仇報了。

回饋給丈人一家的是被嫂子們要錢時,只能無休止的不出聲。

確實還不起錢。讓他媳婦、讓他舅哥和嶽父嶽母夾在中間為難。

他要是真的能緩過來點兒,往後除了孩子的藥錢,剩下的一定要先緊著丈人家的欠賬。

他從沒忘過那一筆筆帳。

他也真不是個忘恩負義的人。

李老二的媳婦哭著說:“孩子他爹……”

秀花本來都做好準備,想勸李老二,你要是想回去不用擔心,我會給你家娃看病,你給我幹活,但回頭不能提起我家事。我怕麻煩,以免都認親尋來,想沾便宜。

畢竟那算啥親啊?她都三嫁過了,眼瞅著要奔四嫁去,李家人那是二嫁的事兒。真兒真兒的過去式。

卻沒想到是這麽個答案。

秀花聽完也挺感慨,“那是要的,我不會攔著你去看嶽父一家,你是要永遠記得你嶽父一家人對你的恩情。不止將來要將欠賬給過去,還要盡力加倍的對他們好。患難才見真情啊。把這一遭挺過去,看你能有那麽個好嶽父家,就知道你們兩口子也算是個有福氣的。”

李老二媳婦搶過話,抹幹凈眼淚看向秀花道:

“是有福氣,姨,往後我一定會像照顧我親娘一樣照顧您。您不知道,您更是我們的恩人。俺家娃這次差些又沒救,我們倆實在不能對我娘家再開口,他們也是真沒有了,我倆才聽人勸跟著送酒隊伍來了,您外孫女婿還沒用我們幹活呢,就給掏出二兩半銀錢抓藥看病。”

在李老二媳婦心裏,她爹娘兄弟照顧她,最起碼還有點說頭,誰讓他們攤上她拖累了呢。

可是秀花母親也好,姨也罷,從頭至尾不欠她們家的。當初就照顧她男人,那份分家情就重的如泰山壓頂,眼下又添了救她兒子的救命之恩,想必將來還會對他們一家有落戶安家掙錢之恩。

她這輩子做牛做馬都無法回報。

她也算聽明白了,姨日子過的極好,人家親女兒親女婿更是有臉面的人。不希望她男人瞎聯系引來李家人,那往後她一定看住男人。即便將來有機會回去看她爹娘,她也不用姨操心,定會囑咐娘家人別往外說。她甚至已經考慮,只要能不給姨惹來麻煩,回娘家都可以不留地址,以免嫂子們出去說禿嚕嘴。

李老二媳婦感動到哭的一塌糊塗。

知道那種心情嗎?之前一直像破漁船一般的四處飄,隨便飄到哪裏吧,翻船也不要緊。大不了一家四口帶著對她娘家還不起錢、給兒子治不起病的愧疚去死,一死百了。

包括在花清釀鋪子後院的存酒倉房裏落腳時,即便有了娃治病的藥,他們四口人的心情也是漂浮著的。有了這頓沒下頓。

只有今天,見到秀花姨、曾經的母親那一瞬,心忽悠一下就落了地。真的像是見到一位能救他們的長輩了。還是一位有能力的長輩。就感覺啥也不怕了。

給秀花哭的心難受。

她已經好久不見人哭、只見人笑了:

“快起來吧,這都是緣分讓咱們再見面啊。

既然打算往後在我家幹活,那就好好幹。

家裏在釀酒,老二回頭隨我去村裏就釀酒。你那手藝,總是能多賺的。

老二媳婦就帶著大丫頭,給那大丫頭多吃點兒補補,身體好了,你們娘倆喂豬喂雞喂牛。開了春,家裏要抓不少雞的。正好缺人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