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這時那邊走來,一個小老妹兒(第2/3頁)

秀花嘀咕著:“估麽老吳家人會在外面敗壞我家名聲,等回來時,我要去那個村裏多走幾家問問。吳家要是真敢說我家壞話,我非將吳家那些爛眼子事兒好好講講。”

“怎會。”

“怎麽不會?”吳家是個什麽樣的人品,秀花心想:她還沒三嫁時就知曉。

左裏正搖搖頭沒解釋。

其實他想說的是,他不會讓吳家在外面敗壞左撇子、白玉蘭還有秀花的名聲。

早在給吳家人還沒搬到那個村落前,他就已經和那個村的幾大家家主聊過左撇子家的仁義。

仔細講述了是左撇子仁義,才沒將通敵的吳家人送進大牢。那些人可是砍頭的大罪啊。再著,要想送進牢裏,很輕松,因為家裏有位當過捕頭的朱興德。可是,侄兒撇子、侄兒媳婦、包括侄兒的嶽母都是極為仁義的人。

左裏正為了擡高左撇子一家,不惜踩自己一腳說:換作自己,都未必能做到只將吳家人趕出村。

但左撇子一家,卻說村裏人就該按照族裏村裏的章程辦事,還是不要動不動就抓緊大牢,送到縣衙為好。這才有了只讓吳家遷走,吳家人還全須全尾著。

後面這話,讓那個村的幾大家家主心理極為熨帖。

所以早在吳家還沒遷走時,左撇子家的好名聲就傳了出去。吳家人再想講左家的壞話,明眼人壓根兒不會信。

此時,左裏正卻沒解釋這些細節,只笑呵呵縱容地回眸看眼秀花。

要是秀花想吳婆子了,想罵一罵吳婆子,也不是不可以。

老頭老太太又趕了一個多時辰的路,秀花懷裏抱的熱水囊都涼透了,這才趕到賣田地的人家。

五畝田,本來秀花是想壓壓價的,想睜眼說瞎話,將那個上等田說成中上等。要相信,她是有這個能力的。

做買賣就是這樣,咱要是不心黑,那就是對自己心狠。不掙錢忙乎啥呢。

但是當看見其中一家老娘和她明明一個歲數,卻面容老的好像和她差一輩人,病的又快死了。

聽說這家人著急賣二畝地,就是為了不想放棄老娘,想給老娘抓藥時,秀花就忽然感同身受了。

看著這家兒子說想救老娘,七尺男兒控制不住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說對不起爹,要賣地了,是他沒能耐,才沒有閑錢救老娘,秀花琢磨了一下,這要是玉蘭和撇子,也困難成這副熊樣,不知道能不能賣地給她治病。

“不講價啦?”

秀花對左裏正微微搖了下頭:“算了,挺大個男人,哭的我鬧心,不講價了。”

左裏正笑了下:“我就知道你心軟,要不然,下一家,我進去談,你別進去了?”

“不用。”

然而秀花後悔了,因為她又沒講價。

另一家趕在年前想賣田地,那可不就是要揭不開鍋啦?

一屋子的小孩子,得有十來個,最小的才一兩歲,還沒凳子高。

漢子的老娘和媳婦從裏屋出來,雙雙挺著大肚子,婆婆和兒媳婦一起懷。

這麽多孩子,也沒個吃的,一大盆能照人影的茬子粥、一碗黑乎乎的蘿蔔條放在桌上,混水飽。

以前,秀花是不喜歡孩子的人。

你看她只生一個就知道。

自從這次來了女兒家,幫著大外孫女帶甜水,可能是隔代親,也是到了稀罕曾孫的年紀,她真是見不得一堆堆孩子挨餓的場景。

她家甜水,連帶著金子家的小寶在家裏吃住,現在零嘴都吃得起糖三角了,再一瞧這些娃,同樣是小孩子。

秀花擺手道:“得了,就按上等田給吧。”

反正也都是實惠人,有這個村的裏正在場,沒有獅子大開口要價。

秀花還可操心了:“大侄子,我家有便宜碎米賣,遊寒村左家小賣鋪,你和你爹到了後打聽打聽去買一些。冬天這麽冷,買一些回來給孩子吃。”

這話惹的漢子主動道:“大娘,別看田地賣了,但是明年春耕秋種,我要是忙完,會去地頭給您家搭把手的。俺和俺爹都知道,您好心沒給壓價。給的價錢極為仁義。真的,您這樣的買主少見。您家人到時來這面幹活,喝個水,歇個腳,想要給田裏澆點兒水,千萬別客氣。”

秀花點了下頭。

要不是小外孫女婿羅峻熙要做什麽試驗田,聽說是在書上瞧過的,還聽邊境那面倒騰大米的商人聊過,想要買些田,在水稻田裏養鴨子養魚,她其實都想雇這兩家人幹活來著。

咱自己家人是種不過來的,哪有那麽多人春耕?不如還用這兩家賣家種地,那是以前他自家的地,他們能知道珍惜。

卻因為要留出一些試驗田,不是什麽人都能幹的,她就沒提出還讓這兩家種。只能到時候看情況再說。

雙方聊完最重要的,秀花將銀錢給了左裏正,就先一步出了賣地的人家,她想趁空去聽聽,這個村裏有沒有人家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