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左家秘方就此誕生(第3/3頁)

要不然能給滿山喝成那樣嗎?他給試的。

我尋思,德子,要是只放純神仙水,那咱得賣多少銀錢劃算啊。

畢竟在外人眼中,它說出花兒來就是酒。

他們哪裏知道這水的妙處,咱能幹那虧本的事兒?

再給你二妹夫水用沒嘍,哪多哪少,不能為掙兩個錢不考慮細水長流。我就挨個試啊,這給我累的。

我還用咱家井裏的水也試過。”

“井裏水如何?”朱興德隨秀花一樣貪心,想著要是不用神仙水更好。

“不行,和你那個二後姥爺家的酒一個味兒,沒個賣高價。要點一滴子滿山的水,真不一樣啊。你是沒看見,還不糊鍋呢。哎呦,我該怎麽和你們形容呢?”

秀花用語言無法表達出細節。

說白了,就是楊滿山的神仙水,哪怕是稀釋一滴神仙水放在釀酒過程中,還要在發酵前加,在還沒成為酒時,添了這種水不但沒有稀釋酒液度數,而且倒可以稀釋糧食裏的糖度。稀釋糖度的好處是,這種酵母能長久發酵,直至將糖分解完。

按理加水的酒,即使加的是神仙水,按照常人理解也應是不如純糧食酒,人家不添水啊,純糧食釀造,這才是真貨不摻假。

但秀花在釀酒過程中發現,並不是那樣的。

純糧食酒那種什麽水也不加的,糧食中的糖轉化成澱粉含量比較高,酵母會過早衰死。制出來的酒,雖然是她找那個二後老伴釀出最好的酒,但是口感明顯比不上咱家那用一滴子神仙水稀釋的,自然更比不上用純神仙水釀出的酒。

這就說明完全和那家秘方不一樣了,這屬於咱老左家獨一份。

另外,秀花還在制作過程中交了“學費”。浪費些了糧食。像她告訴朱興德的那樣,她試過加井裏的普通水,發現制出的酒醅變顏色了。

外婆秀花用語言說不清。

事實上,就是酒醅感染細菌了,雜菌變化現象。她不懂這些,但並不耽誤她知道這樣的酒不好。

秀花想了想:“這麽的吧,今兒太晚了,明兒我做的時候,你們都在旁邊看看。讓我說是說不清楚的。”

朱興德攔住道:“那倒不要緊,外婆,我們看不看的無所謂,主要是您心裏有數就行。我看咱家堆了好些秸稈,您是用它燒火制酒嗎?咱家要是真制酒賣,攢的那點兒秸稈不夠用。另外,您是用玉米漿做的酒?玉米也不夠用吧。看來咱家要置上一些。”

秀花急忙道:“你看我就等你回來呢,你這一聽就明白,看一眼就知曉我缺啥,比他們強多了。德子,你要幫外婆收好些東西。對了,我還和人訂了一窩豬羔子。”

朱興德恍然大悟,接話道:“要是制酒,咱家會剩下許多酒糟粕,那玩意兒喂豬好。還要用不少玉米,玉米芯壓碎也可以喂豬。”

“噯噯?”左撇子和白玉蘭一邊攔一個人道:“你們娘倆說話就說話,能不能帶上我們幾個。”

這怎麽聊著聊著又扯上豬羔子了呢。

算是離不開豬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