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2頁)

“若是聖人說的都是對的,那要我們後來人有何用?就像草木枯榮,生老病死,世間萬事萬物非靜止不變,而都是永恒發展的,社會亦然,人亦然,真理亦然,真理的發展是一個過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法經得住實踐檢驗,皆為謬誤。”

底下站著的薛笙神情一肅,口中無聲默念謝時的話,“真理的發展是一個過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文縐縐的辭藻堆砌,僅僅是大白話,卻簡直猶如醍醐灌頂,振聾發聵,這是何等的聖人之言!微言大義!此刻,薛笙望著礁石上大袖鼓鼓,從容不迫的謝山長,仿佛在看坐而論道的先聖賢者,油然而生濡慕和景仰。

在眾人心中留下一顆炸彈,謝時卻是話鋒一轉,不慌不忙地丟下了第二個雷,“破而後立,既然我們‘格物’證明了,我們腳下所站的大地不是一塊四方大陸,那麽大地應當是哪種形狀或者形態的呢?”

“據肉眼觀測到的船只景象可得,大地應當是弧形狀的,或者甚至就是一個球,對嗎先生?”一道清冷稚嫩的聲音出現回答了謝時的提問。謝時擡眼望去,見是一名瘦弱纖細的少年,長相分外清秀,背挺得筆直,見謝時望來,也不怯場,而是拱手行禮,謝時點頭,笑了,“可是薛笙?”

薛笙顯然沒料到謝時竟然認得自己,不由得地有些受寵若驚,恭敬道:“是的,學生薛笙,請先生賜教。”

“聽秦夫子道,你在數理、幾何、天文上的天賦甚高,今日一見,果然如此。”謝時誇了誇答對問題的小孩,又讓人搬來提前準備好的小黑板和粉筆,直接當場開講。

嘴上說理,有些空間思維能力差的學生便難免難以理解,謝時在特制的黑板上用粉筆刷刷刷,畫了幾個示意圖來輔助理解。果然,圖一出,所有人都恍然大悟,為何薛笙會斷定大地是弧形或者是圓球!因為只有這兩種情況,才可以解釋他們所觀測到的船體和桅杆為何出現時間不一樣。

“至於到底是弧形狀還是球狀?就得諸位繼續格物以致知了。”謝時說到這,想起著名的麥哲倫環球航行,開了一個玩笑:“若是我們中哪位學子有興趣窮盡這一奧妙,可以乘一艘大船一直往東邊走,看看是繞一個圈回到原點,還是船行到世界盡頭,掉下去了。”謝時此刻絕對不會想到,他這一句玩笑,使得後世史書上多了一個偉大的航海家。

當然,後世史書對謝時這一堂格致課記載有另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史稱“遊浦論道”,在這一場講會上,年輕的謝子通過觀測海上船只現象,徹底打破了“天圓地方”論,提出了地乃球體一說,即“地球說”。

很快,這一場驚世駭俗的講會之上謝時所揭示的觀點不脛而走,迅速在南方儒士學林中傳開來,謝時由此逐漸聲名鵲起。之後,謝時的每一堂“格致課”皆人滿為患,不僅是書院的其他班的師生都來圍觀,就連周遭的其他書院師生和附近儒生都紛紛聞名前來,只為一探格物致知一說之究竟。

東滄書院為此不得不將謝時的課堂安排在了專門給大儒開講會的大講堂內,才能容下越來越多趕來旁聽的儒生。

然而,等這群外來的儒生來了之後便會大開眼界,因為謝時的課堂,跟古人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方式截然不同,他今天能給你來個“三棱鏡實驗”,從而揭示日光非肉眼可見的純白,而是七色的;明天又是所謂的化物之學實驗,順帶打假某些騙局……

知識不從經書中來,而求諸於實驗中,謝時這一特立獨行的教學方法,不僅讓乙級的書院學子們每天都期待著謝山長的課堂,就連旁聽的外來儒生都津津有味。當然這種方式之新奇引起的反響,遠不如他通過這些實驗得出的那些違反世人認知的觀點要來得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