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臘月初八這天清晨,謝時難得起了個大早,洗手作羹湯。韓伋讓人準備的這個小廚房終於派上了用場。過了冬至,白天便越來越長,但大約今日謝時起得實在早了些,此時天色還未大亮,小廚房裏點上了照明用的蠟燭,燈火通明,再加上溫暖的灶頭暖烘烘地烤著,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了。

雖說韓家的臘八粥從昨晚就開始熬上了,但謝時多日沒碰灶台做吃食,一時手癢,外加韓伋給安排了小廚房,臘八這一天難得有了個理由下廚,自然興致勃勃,從前天就開始策劃、采買五谷。

臘八,又稱佛臘,相傳這一日是佛祖釋迦牟尼證果成道的佛日,在這一天,各大禪林寺廟的佛門教徒皆以豆果黍米熬粥供奉佛陀,以求庇佑。但民間臘月初八喝粥以慶祝豐收的習俗卻是由來已久,《禮記》中關於臘祭的描寫便有“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因此不管信不信佛,除了靜悄悄的廣東,大江南北、黃河兩岸,普遍都過臘八節,人人這一天都得啜上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

謝時前世身為粵人,按道理也應當對臘八這一節日沒什麽感覺,謝家也是不過臘八的,但後來收養他的那位老人年輕時候大半輩子都在北方生活,丈夫也是北方人,對於臘八極其看重,每年都會花上兩天時間來精心準備熬煮這一鍋臘八粥。

耳濡目染之下,後來的謝時每年臘八都會為自己熬上一盅臘八粥慢慢吃,很多時候,粥煮的多了,謝時一頓吃不完,又沒有親朋好友想增,便吃到隔天早上,也算是應了那句年年有余。

火灶上的粥料和粥果依次下鍋熬煮,此時咕嚕嚕地小聲冒著泡兒。被派來伺候謝時的小廝兒是個機靈心細的,這幾日相處下來,了解到謝時這個主子是個隨和好脾氣的,這會見他動作停下,便按捺不住從前日憋到現在的好奇,問道:“公子,我看您熬的臘八粥跟咱們福州這邊的似乎大不一樣?這是樂縣那邊的習慣嗎?”若是如此,樂縣的人家也太富有了些!

傳統的臘八粥因著各地物產和風俗的不同,粥裏頭放的東西各有差異,但大抵都是七種,稱七寶,又因其有五種味道,所以臘八粥正確的叫法應當是“七寶五味粥”。南方喝甜粥,北方則不一定,有的地方還往粥裏頭加肉松和豆腐,做成獨特的鹹臘八粥喝,不過猜想大抵都沒有像謝時做的臘八粥這般講究。

謝時的臘八粥,單單粥料就有糯米、薏仁米、小米、高粱米、大麥仁、綠豆、赤小豆、紅豆八種,另外還下了百合、蓮子、紅棗、白果等粥果,旁邊還備著松子、杏仁、核桃、榛瓤、青絲條,桂圓肉、龍眼肉和桂花等加料,滿滿當當,琳瑯滿目,簡直就是五谷雜糧和幹果大聚會!按照這樣的做法,普通黎民百姓若是臘八熬上一鍋,祭祖後自家享用,外加還要贈送親友,恐怕開銷就大了去。

謝時心情愉悅,這時候便開玩笑道:“此非樂縣的臘八習俗,而乃謝氏謝時自創,我將其命名為謝氏臘八粥,喝了保管三田生氣,五臟添華,百病不生。”

謝時的做法自成一派,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口味調整經年總結出來的私人方子。需要的食材看起來多,但謝時如今不差錢也不差人差遣,因而哪怕古代沒有超市,他列個單子給底下人,很快便湊齊了所有配料。

謝時做的臘八粥,不僅食料多,就連工序也挺費工費事的。紅豆、赤小豆、綠豆這些豆類的東西頭天晚上便泡上了,隔天謝時洗漱後,挽起袖子進了廚房,第一件事便是將蓮子去芯去衣,加水沒過,放在蒸籠裏大火蒸上半個時辰。

另外挑選核小肉厚皮緊的紅棗,同樣倒入涼水煮到七分熟的時候,關火撈出來瀝幹,趁熱剝去棗皮和棗核,這個時候還不算完,為了粥的口感更潤滑,講究的謝時還把這些棗肉上蒸籠蒸軟,最後研磨成棗泥。白果則稍微簡單一些,只需要剝殼蒸熟冷卻即可。

這個時候再將泡得胖乎乎吸飽了水的幾種豆類都煮到開花成豆沙,重復幾次,徹底濾幹凈豆殼渣;就連薏仁米都得挑去中間的米糠才可以下鍋,這個時候才真正可以開始熬粥。別說小廝兒了,就連被選來幫廚的韓家廚子都嘆為觀止,韓家雖然是鐘鳴鼎食之家,但在做臘八粥這方面,還真的都沒有謝公子來得講究。

謝時這種精細的做法其實是受到那位收養他的老人的影響,據說她的丈夫祖上是能戴紅頂子的清代大官之家,每年都得向內廷進供自家熬煮的臘八粥,面聖的東西怎麽敢馬虎,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事情,因此可以說是精細不苟到了極致的地步。

熬粥的水一定要一次性加足,中途不可再加。水滾開後,按照各種五谷幹果的特性,往紫砂鍋裏一樣一樣放食料,每下一種新料,皆以猛火稍煮約五分鐘,再以文火煨之,且這個過程中,謝時的手要一直拿著勺柄在鍋中順時針攪拌,以防止粘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