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每一句(第2/2頁)

而盛流玉也已經孤身在朗月院裏待了這麽多天了。

朗月院的房間很小,兩個人住顯得擁擠,一個人又很空曠。

臨走之時,謝長明布了陣法,屋子的門只能從裏往外地推開,盛流玉在裏面做什麽都不會被發現,即使陳意白好奇也不可能進來打擾。

盛流玉沉默地吃飯,看書,一個人下棋,沒有下雪的晴天,他也不太想出門。

他偶爾會想起謝長明臨走時說過的話。

那句很矛盾的話。

在凡人的一生中,很多人會對另一個人說永遠,聽起來像是海誓山盟,實則很容易反悔。

因為他們的一生太過短暫,反悔所付出的代價又不是很大。

而修仙之人不會這樣,但凡涉及永遠的誓言,都是很鄭重的承諾,是對著道心立下的誓言,如若反悔,道心一定會有異,在修仙之路上平添阻礙。

盛流玉以為以謝長明這樣的性格,一輩子也不會說出“永遠”。

他卻很輕易地那麽承諾了。

盛流玉的不開心如謝長明所想的那樣少,可開心也很少,遇到謝長明後才變多,且每一次都和他有關。

兩相比較下,比起不開心,盛流玉賺到的快樂可能比較多。

這是一筆合算的買賣。

其實不是這樣的。

鳥的天性是追求天空、高樹、自由和溫暖,討厭一切能感受到痛苦的事物和過分強烈的羈絆,因為會影響它們的遠飛。

可盛流玉已經不是這樣的鳥了,他違背了本能。

即使是不高興,甚至痛苦更多,盛流玉也會希望每日都能與謝長明重逢。

他對任何一棵樹都不再有興趣,只想停留在有謝長明的地方,唯一想要落足的地方是謝長明的肩頭。

這是沒辦法的事,對於盛流玉而言,只要能與謝長明相遇,一切都是值得的,所有違背了的本能都被融化,都在無言中消失。

他從很久前就不明白為什麽會是這樣,即使他認識的人不多,朋友很少,也本能地明白這樣的感情似乎與友情不太一樣,與知己無關。

就像石犀對謝長明說話時,盛流玉的心跳有一瞬的停擺。

謝長明以為他沒有聽到。

盛流玉是長明鳥,耳朵是不太靈敏,但在集中注意力的時候,他也能聽到石犀所說的話。

每一句。

那個人說“道侶”,說“追求”,說許多似是而非的話,在盛流玉這裏一開始全都是模糊的概念,然後逐漸變得清晰。

每在心中重復一個詞語,盛流玉的心都會微微一顫。

道侶關系是在修仙之路上唯一可以談得上“永遠”的關系。

謝長明是這麽想的嗎?

他不知道。

因為當時謝長明是背對著他坐下的,盛流玉看不清他的神色,只知道他什麽都沒有回答。

他想知道。

很想很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