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第5/8頁)

莫驚春微訝,片刻後緩緩說道“陛下從一開始,便沒有誅殺廣平王世子身邊的所有人?”

正始帝頷首。

莫驚春還以為當時陛下已經被怒火沖昏了腦袋,將所有人全部都擊殺……而後來京兆府抓到的那些人,或許都是陛下派人偽裝,沒想到那裏面居然真的有世子的人……而且,陛下肯定還將那些人給順勢放了出去!

唯獨是不經意的,而且非得是世子自己人,才有可能取信廣平王。

即便這樣的“事實”可能反而才是虛假,可信不信,那是廣平王自己的事情。

莫驚春喃喃地說道“為什麽一定要等到廣平王跟著清河王起兵後,陛下才讓廣平王知曉此事呢?”

是因為廣平王得罪了正始帝?

不,且不說正始帝會不會這麽無聊,即便他真的這麽無聊,選的人為何不是虛懷王那些廢物,反而要折騰廣平王?

至少廣平王還特別安分。

廣平王和清河王的地盤接近,如果兩邊一同起兵的話,聲勢浩大。

再加上朝廷的兵馬一直遲遲不能夠拿下清河王,就算後來莫廣生趕到,也是如此。這樣一來,就有種這場戰役持續的時間不短的感覺。

……莫驚春為何有種,這是正始帝故意的錯覺?

他狐疑地看著正始帝,從他的臉上倒是看不出什麽因果。

正始帝笑了起來,“夫子猜得不錯,這一件事情,寡人確實是故意的。”

莫驚春心裏那種詭異的預感再一次翻湧出來,已經不是第一次。他抓住那一閃而過的靈感,突兀地說道“陛下是在造勢。”

帝王正看著他,而莫驚春的話還未說完。

“陛下是在故意讓清河附近陷入苦戰,讓百姓世家都以為,這場戰役還有得打,到時候……”

莫驚春的呼吸微窒,為他想到的內容。

“陛下,臣說得對嗎?”

莫驚春一字一頓地看著公冶啟。

正始帝撫掌而笑,“確是如此。”

從一開始,帝王就在期待著清河王的反叛,又或者說,激怒清河王,再讓清河王起兵謀反,本來就在正始帝的謀算裏。

然清河王刺殺莫驚春的事情,反倒過來激怒了帝王,以至於他率先朝著清河王世子下手,故而有了這場風波。

其根本在於,正始帝從一開始就在謀算的事情。

莫驚春霍然起身,“陛下,那可都是人命!”

正始帝淡定地說道“夫子,有著莫廣生在,他懂如何用最小的代價去完成寡人要做的事情。至於百姓民生……夫子,難道你還看不明白嗎?

“世家百年千年存在,自然有他們的好,可不是誰都是焦氏,更多的是林氏,竇氏。只要他們還在,只要他們的根基還在,底下的百姓就無出頭之日。”

莫驚春緊蹙眉頭,認真地說道“陛下說得不錯,可是如今還有科舉,光是每三年的科舉,就已經能夠為朝廷送來不少官員,這已經……”

“是啊,夫子,你也是知道,每年這些官員裏,到底有多少出身權貴?”

莫驚春抿緊嘴巴。

如席和方,即便他的出身確實是不堪,可是他的確是從世家裏走出來的人。

而這樣的人數,在正始帝主持的三次殿試裏,已經占了一半。

正始帝登基四年,加開過兩次恩科。

再加上一次正科,一共是三次。

三次考試,最終能進入官場的人數,一共是一百多人。

這樣的人數對比整個天下的讀書人,乃是少之又少,而這裏面,又有一半要分出來給權貴世家。再過上幾年,怕不是全部都由這些高貴出身擠占了全部的名額。

而莫驚春甚至可以想象得到,這些還在近年活躍的官員,在幾十年後,他們的子息又會成為下一代貧寒子弟的阻礙。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不管再是怎麽努力,家世對學習的影響甚重,讀書仍然不是普通人能夠維持的事情,如果上升的渠道再被把控,即便朝廷想要施為,卻也無能為力。

教育讀書,不是一年兩年就能推行的,而是要花費十年,五十年,百年才能代代貫穿下去的實業。

公冶王朝走到今日這步,也花費了一二百年。

莫驚春的手抵著額頭,輕聲說道“就算放開名額,能夠考上來的,也大部分都是讀書世家。就算想要多取百姓出身,可是考試的事情本來就是各憑本事,一旦出現偏差,那便是科場舞弊,反倒是毀掉了科舉的名聲。

“而且每三年的數量,暫時已經能夠滿足官場的更換,若是再開幾百,反倒是會造成冗雜的事情……可是即便是這樣,還是不夠,想要廣開民智,便要讓各地都開始尊敬讀書人……

“所以去歲,陛下您才會加了律例,只要取得功名,便可遇官不跪。”

而成為舉人,甚至還能每月從官府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