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第6/10頁)

至於小郡主那裏的倒是可查,是一個嬤嬤起夜的時候不小心失手打翻了燈盞,引起的火勢不算大,所以才及時撲滅。

京兆府尹當然知道康王府同時有兩個地方在一夜內冒出來火勢,這般巧合實在太過,有人質疑也是正常。

可他忙活到現在,卻真真連半點證據都沒有。

正始帝翻檢京兆府匆匆寫就的文書,屈指敲了敲奏章,“府上的奴仆,真就連半點聲音都沒聽到?”

京兆府尹苦笑著說道:“陛下,都問過了。昨夜一切如常,說是康王側妃去尋了康王,所以就將外面的侍從都遣散了。侍衛全部都圍在正院外,直到突然火起,才引起他們的注意。或許是秋日天幹氣躁,火勢剛一出現,就已經無法用水撲滅,有兩個侍從撲過去開門窗,反倒是將火勢迎了出來。”

這就說明,從內部燃起的火勢本就嚴峻。

薛青遲疑地說道:“陛下,秋日確實經常會有這樣的事,可是……這常常發生在野外,才會有‘野火燒不盡’的說辭,可這是在康王府內部,再猛的火,怎麽會迅猛到院外的侍衛在發覺的時候,就已經撲滅不了呢?”

正始帝頷首,看向京兆府尹,“薛青說得有理,再查。”

“喏!”

京兆府尹應下。

康王府驟然出了這樣的大事,而他的子嗣雖然眾多,但真正嫡出的,只有早年康王妃所出的兩個嫡子,如今京城正派人去通知他們。但是在他們進京前,這喪事總歸也得操辦起來。

正始帝猶豫了一下,就將此事交給了秦王。

畢竟如今在京城內,唯獨秦王的身份相當。

秦王聽到後,並不覺得奇怪,領命後,視線若有若無地看著莫飛河。

就在莫家的事情後,康王就出事了。

這是巧合嗎?

如果是莫家的話……

秦王驀然感覺到刺痛的感覺,猛地擡頭,正看到帝王在吩咐劉昊說些什麽,很快擡頭看著秦王,沖著他微微頷首。

秦王暴起抓著扶手的手掌慢慢緩和下來,也露出個淡淡的微笑。

是錯覺?

退朝後,公冶啟還未回到長樂宮,就被太後請了過去。

公冶啟並不覺得意外。

太後宮中,此刻,不管是大皇子還是女官都不在殿內,唯獨太後一人站在窗前,不知在看些什麽。

公冶啟踱步,太後聽到腳步聲,淡淡說道:“康王,是皇帝親自動手?”

“太後知道了。”

公冶啟說得平靜。

太後猛地轉頭,看了他片刻,無奈地說道:“你太過沖動,雖然現在殺了康王確實解氣,可是康王在,對皇帝的布局還有用。”

或許是康王被折騰過,他在政務上半點都不出頭。

而且身為親王,他也始終旗幟鮮明地站在皇帝的一邊。不管頂上亂七八糟,只要誰繼任,他都認。

因著他親王的身份,雖然聊勝於無,但有些時候,還算有用。

尤其是在公冶啟將宗親攪和得天翻地覆的時候。

公冶啟:“不是還有秦王嗎?”

太後嘆息,“秦王看著是好,可他的心眼,卻比康王還要多十倍。秦王可不是什麽好東西,如果不是他那雙腿……他未必認命。”

公冶啟淡淡說道:“不認,也得認。”

太後沉默了一會,又嘆了口氣,“何必汙了自己的手?”

公冶啟低低笑了起來,搖頭說道:“太後這話卻是錯了,如果寡人不自己動手,那才是一件憾事。”

母子兩人並沒有聊多久,曾經出現過的隔閡並不是不存在,只是彼此都忽略罷了。在帝王即將離開的時候,太後還是忍不住說道:“記得去找老太醫看看。”

帝王淡漠地說道:“太後說笑了,老太醫的平安脈,可一直都在看著。”

待皇帝的身影消失在身後,太後才緩緩坐下。

可是方才皇帝那一身淩厲外放的氣勢,如果不是出事,又怎麽會如此張揚肆意呢?太後摩挲著手帕,確實擔憂帝王的情況。

還未等她想太多,就看到女官抱著大皇子入宮來。

太後看著他露出淡淡的笑意,心裏的擔憂卻不曾減少。

今日,那莫驚春入宮來了嗎?

莫驚春沒來得及。

因著康王出事,宗正寺回去後忙得腳不沾地,和禮部,秦王打交道,可不是一件好事。至少需要和秦王對接的事情,就得需要莫驚春親自出面。

秦王倒是沒有上次的咄咄逼人,在看到莫驚春登門時,只是沉默了片刻,便微笑著說道:“宗正卿不必擔憂,既然康王……之前的事情,自然是一筆勾銷。或者,宗正卿還放在心上的話,那本王給你賠個禮。先前康王著實太過擔憂小郡主的婚事,本王被康王所勸,就變得急切了些。”

莫驚春忙起身,他又怎麽能接受秦王的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