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6/11頁)

林禦史沉聲說道:“東西既然找到一部分,就說明藏書真的在京城,將東西全部帶出去。而後再徐徐圖之。”

林長峰蹙眉說道:“竇何唯雖然被帶進大理寺,但是竇何童還在外面主持。如果我們將東西運出去的話……那就要和竇氏撕破臉皮了。”

林禦史背著手,陰冷地說道:“本來就是私下運出去,誰會知道。更何況撕破臉皮又如何?陛下對世家蠢蠢欲動,這本就是該合力同助的事情。如今我等幫著竇家找到了藏書,不過是替他先收藏起來罷。等平安了,一年兩年過去後,自然會還給他。”

林禦史自然不會做出真的完全霸占的舉動,但留足時間謄抄,不就將竇家藏書換了一個名頭嗎?

如今天下之大,雖然已經有了造紙術,可書籍還是昂貴。

如果不是朝廷推廣公學,很多貧寒子弟壓根讀不起書。

而即便是朝廷,翰林院的藏書,也絕對沒有任何一個世家的藏書多。這就是他們的底蘊所在,莫怪林氏貪婪,而是知識,就是命根!

當初世家能用這個卡死朝廷的人才舉薦,時日漸久,科舉便用後起的浪潮告知世家,泛濫的學識,對世家的根基是何等侵害。

林禦史的吩咐,林長峰自然聽進去了。

等他要離開去辦的時候,林禦史又突然叫住他,冷冷地說道:“還是沒找到她的行蹤嗎?”

林長峰面露苦澀,“三妹去的是廣德寺,但是兒子確實沒找到她的身影,就算是其他幾個寺,卻也是沒有。廣德寺的主持說道,或許是人已經……”

林禦史的臉色陰沉,也說不出是擔心還是在猶豫。

“罷了,當時她懷有身孕,是你娘親眼看著走近廣德寺的。怕是難產……”

林長峰以為他擔憂許夫人的安全,便附和了幾句。等到他離開後,林禦史在屋內來回踱步,自言自語地說道:“如果不是她的話,當初那些留下來的東西……”

怎麽會不見了呢?

許尚德咬死沒說的東西,要是被公告天下,那才是要命的事情。

那才真真是將世家的顏面扒下來踩。

那讓蘇杭百姓罵得群情憤慨的貪汙,一直都有著世人眼中高潔儒雅的世家插手,王振明更是從一開始就跟他們眉來眼去,許多事務,不過是彼此心知肚明罷了。

他看著外頭的天光破曉,把玩著兩顆核桃,開始搖頭晃腦地擔憂起來。

不知林長峰能不能將東西好生安置出去?

數日後,正午,日頭高照。

幾個商隊正慢慢地挪到了城門口,正打算給關文查驗,守城的士兵看了看他們那鼓鼓囊囊的行禮,問道:“這些都是什麽東西?”

為首的商隊頭頭賠笑說道:“都是一些買進賣出的東西,官家要是不嫌棄的話,也可看看。”

那自然是要查。

但是這商隊給的錢足足,他們隊長和這個商隊頭子又是認識,檢查起來就敷衍了許多,只是大致翻開來看了下表層,只看上面都壓著些例如棉花等東西,便重新放下布條,擺擺手,這就是示意過去。

看著都是輕便的東西,但是車轅很深,滾過去的時候,壓著地面兩道異常鮮明的滾痕。

哢嚓——

非常不巧的是,就在車子再度滾起來的時候,也不知道內部究竟是如何擺放,竟然是那麽湊巧,好幾個東西從車上滾了下來,直接“啪——”一聲攤開在地上。

士兵低頭一看,那赫然是一卷竹簡。

再是無知的人,他都聽說過最近京城裏鬧得沸沸揚揚的事情,他當即臉色大變,厲聲喝道:“停下!”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嚇到了車夫,也嚇到了城門附近的百姓。

這些百姓來來往往,甚少聽過守城士兵如此嚴肅。

對他們來說,守城的人就是每天都能看到的,是擺件,是人,還是泥塑,看起來都沒什麽差別。但是這一聲暴喝,卻生生將周圍人的視線一同看了過來。

“這不是商隊嗎?”

“難道是查出來裏面藏了個人?”

“我怎麽不知道你這麽有能耐,為何不去寫話本?”

“胡說,肯定是藏了什麽寶貝!”

有個讀書人揉了揉眼,盯著地上士兵正在彎腰撿起來的東西,突然大聲說道:“那東西是不是竹簡?”

除了與他一同出來的讀書人立刻去看,其他百姓都是茫然,還有的還在問竹簡究竟怎麽了,這又是什麽東西雲雲。

讀書人耐心解釋,“竹簡就是竹片做好的書籍,不是所有書籍都是那種白紙做的,許多年前,大家都是在竹片上落筆。”

從前記錄的書籍和現在,是全然不同的兩種味道。

“那些人運走的其實不是貨物,而是書籍?!”

有人總算是明白過來,吃驚地說道:“那豈不是偷偷在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