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莫家斷刃殤,陳兵北炎山(第3/3頁)

長公子趙徹,年方十二,卻素來寬仁正直,初顯明君之氣象;二公子協,年不過十,心性跳脫,頑劣不堪,難堪社稷重器。

如此,國不可一日無君,理當立長公子徹,暫繼大統以穩社稷。待人王趙玄出關之後,再行歃血奉天大典以正天子位。

然,如今凡俗朝堂之中多有散修之士享居護國客卿之尊位,權勢滔天,非尋常人臣可比。

彼時,一眾護國客卿與大將軍趙能合謀,秘不發喪,封閉內外消息,欲廢長立幼,強立少公子協為帝。

眾臣剛直力諫,反而慘遭獲罪屠戮滅門,其挾天子以令天下,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

爾有忠堅之臣,暗中傳信遠在北方邊境,執掌二十萬精銳大軍的書方儀,以期能回王師正朝綱,擎社稷於倒懸。

一月後,天陰如無月之夜,風起於北,速掣向南。

趙宗親先皇趙成之皇叔,年過花甲的大將軍趙能,在一眾護國客卿的鼎力支持下,竟假傳聖旨擅立少公子協為太子,而後數日宣告趙王成薨!

而就在少公子協即將登位大寶的前七日,已是領鎮北將軍的書方儀,竟引五萬百戰精銳暗渡淚孤海。

書方儀為洛羽之真傳弟子,自得水靈族友好相待,如此五萬大軍有水靈族相助,一路乘風破浪南下,於繼位大典前一日的辰時,自白河入海口駛入中州境內。

彼時,兩岸早被預先埋伏好的斥候封禁,遂得順漳水而下。

當翌日東陽升起時,其五萬精銳已如天兵天降,陳兵於準備登基告天的北炎山下。

北炎山東、西、北三面峭壁,唯有南面開闊,可登山祭天受禪。

此刻,大將軍趙能正與諸護國客卿,挾持百官,領三萬禁軍,擁少公子協欲登北炎山受禪台。

山上玄旗招展,三萬禁軍陳兵南山下,護衛左右。

而書方儀的五萬百戰邊軍精銳,亦在此時突然殺出,列開了陣勢,將南面封死。

一時間,戰旗獵獵,擂鼓震天!

其中軍大纛玄旗獵獵招展,上書鬥大金字——‘奉天王師,趙,鎮北。’

但見

前軍戰將十數,挺槍勒馬,將旗激蕩;中軍刀槍直刺蒼穹如林;兩翼鐵騎沉喝悶踏如雷滾。

赫赫軍威,百戰肅殺之氣只叫天地色變,如烏雲蓋壓大地四方。

山下三萬禁軍雖甲胄精釀,鐵面駭人,威武不凡,但面對五萬精銳邊軍,他們這些未經歷過戰陣的禁衛,又如何不驚懼?

霎時,三萬禁軍已在慌亂中,直接列就半月防禦之陣,大盾在前,長槍在後。

顯然,他們這是明知的選擇防禦,打死要做烏龜了。

如此驚變,早已驚動了正登至半山腰的小皇子與趙能等人。

他們正立於山腰處,俯瞰南山腳下曠野。

那黑壓壓一片中,清晰可辨的鎮北將軍大纛正在向前移動……

見得鎮北將軍大纛,被挾持的百官中,多有激動之色。

而少公子協見了已渾身瑟瑟發抖,他竟慌忙摘著帝冠,畏懼地說道:“鎮……鎮北將軍到了,本公子不當皇帝了,不當了……!”

大將軍趙能霎那色變,氣得吹胡子瞪眼,連忙上前阻止,怒容厲喝:“陛下乃我大趙新君,他書方儀是我趙氏之臣,何懼之有?”

少公子依舊驚恐,甚至都哭起了鼻子。

他退縮搖頭:“不~父皇說過,鎮北將軍是洛仙師的得意弟子,連玄皇叔都是他師弟,我……我怕~”

“豈有此理!”趙能怒火中燒。

他怒憤道:“想我趙氏自有天下以來,何曾受制於他人,仰人鼻息?今我朝有諸山外高人為護國客卿,何懼他小小銀手探花?”

趙能身後一老者客卿微笑點頭,撚須倨傲道:“陛下與大將軍無需擔憂,有我四人在此,定保社稷無恙。”

與此同時,山下三通鼓罷。

陣前大纛之下,一身披軟甲,手著銀絲手套,腰後橫跨兩把劍器的少年,已單槍匹白馬行於兩軍陣前。

這少年,正是趙能口中的銀手探花——書方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