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腳踏陰陽握星辰,出五行(第2/3頁)

而天機和母親之所以無法左右無我,乃是因為他們是本我、真我中誕生的先天神靈,又怎麽可能跳出自己的固有本源,參悟出本就不屬於自己的本源大道呢?

所以,即便這天地有形有序,萬千道成,定數其中,卻還是留有一現天機變數。

不是神祇不想完全掌控,而是無法掌控。

這就是世人皆言的,九數為尊為大的原因所在!

因為合真我、本我道至極時,也只能定數九九,無形中缺失其一,難以琢磨,難以十全十美。

十全十美不是沒有,而是從未出現過!

故有,九數為大成,卻也蘊涵兇險變化其中,這‘兇險’便是變數,當為天機之變!

然,我為天之子,正合本我、真我之要,遂有獨一無二的雙生之體。

雙生互生互駁,又曰兩儀。兩儀者二數,二者為均衡之意,儀者“神”也,“神”者儀態萬千之謂。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可指天地或陰陽等。

結合自己世世輪回所知所感,兩儀當有五論,曰:乾坤、奇偶、剛柔、玄黃、春秋。

此界世人不知有陰陽大道,但兩儀卻可謂陰陽之義。

雖然名稱不同,但是實質相同,都是指具有兩種對立性,並能化生出其他的事物。

顯然,我之陰陽雙生體並不屬於本我、真我任何一道,而是合道所成。

既然陰陽不在本我、真我之序,同樣也可化生其他,而我又能獨一無二的身在五行宙宏天地,那我又何嘗不能以陰陽之道,反向推演出天地混沌之初,嘗試運用五行洞天之力,跳出此界?

所謂一元之數,混沌未開。

想那一元之氣,具乎一物,又如無物。我存本我、真我之精,合彼之形誕雙生,雙眼可洞萬象共振之玄,有何不可以此嘗試反窺天機原始之變化,冥觀無我無形之道機?

思及於此,洛羽猶如茅塞頓開,見一線契機曙光。

霎那間,他已元神出竅,一飛沖天離開了五行流光平台。

遨遊在這五行洞天的太虛中,八方鬥轉星移,如環秀神祇般共振於天地間。

洛羽元神腳踏太虛,雙目如星河閃耀,眼前一切事物皆如元靈微粒,振動相合又不斷相離,不斷組成一個個事物。

展臂揮動,但見八方虛空如星宿點點生輝,朝聖顯華光,璀璨如星漢流淌。

他再次揮動手臂,星宿華輝已驟凝於身前,法則之力竟模形化現璀璨的巨大陰陽星圖。

洛羽前後虛空漫步前行,如腳踏陰陽兩極,亦如點指星辰鬥轉,玄妙莫測。

前方遙遠處似有混沌不明,左右流光穿梭如康莊大道,身似橫跨萬古時空。其緩慢的腳步下陰陽星圖輪轉呼應,生生不息,猶如覺了大道的神祇,口中念念有詞,有感而發。

「……盛哉日乎,炳明離章,五色淳光。夜則測陰,晝則測陽。陰陽之測,或否或臧。陽推五行以類升,陰幽六極以類降。升降相行,大貞乃通,星乘六甲,踏陰反陽……」

此刻,五行洞天的流光平台正在劇烈振動。

其上小洛雲,已被這天地變化所驚醒。

他正吃驚地張著大嘴,仰望那遙遠虛空深處,正腳踏太極,手探星辰,越走遠遠的元神背影。

與此同時,精衛大陸上的雲雲精修,亦感覺到了天地間的變化。

周遭山巒大地微微震顫,雲空環繞成陰陽之態,風旋時疾時緩,變化無窮,九天之外似有神祇道音幽幽回蕩。

他們正仰望長空,不知發生了什麽?

雖然大氣雲空阻隔,不可見太虛之象,但他們卻能清晰的聽到,洛羽那如天神般滾滾演道之聲。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陽天真我、地陰本我……道玄既生萬象五行天地,吾道蒙陰陽,當向元始混沌,反一求索,無形無我……」

此刻,精衛大陸之上,無論山川湖海,萬靈皆仰天靜沐天音,似被感染了一般,紛紛虔誠地祈告於地間。

他們雖然看不見太虛景象,卻從天地間回蕩的悟道之音中猜出,少主定是在參悟天地,尋求自己的大道。

而作為忠誠的追隨者,他們如今唯一能獻出的,就是一顆虔誠與信仰的赤心。

與此同時,太虛之中。

洛羽已腳踏陰陽,攬盡星辰,站在了虛空深處,那一片混沌的盡頭前。

這……是五行洞天空間的盡頭,亦如天地初開伊始的混沌無形無秩之態。

他虛空靜立,眼若星河,觀身前虛無混沌,肅穆自問己心:“我身在本我洞天,欲神出五行世界,返逆時空,探天地之初,悟九九歸一,可為天機否?”

說罷,他竟以元神之身,裹挾五行洞天世界的法則之力,邁步而入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