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武英殿議遼東

前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於武英殿,後移至文華殿。崇禎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後也在武英殿理事,之後山海關兵敗,李自成逃回北京城下令在紫禁城放火,武英殿幸免於難。

滿清入關後,多爾袞在武英殿理事,康熙初年,康熙也曾經在武英殿呆過一些時日,其中著名的擒鰲拜之事就發生在武英殿。而現在,朱怡成再一次啟用武英殿,把這地方設置成為討論國家軍機重事的場所,用來商議重大軍機事務。

步入正殿,寬大的殿內已同之前有所改變,最為醒目的就是殿中央擺著一個巨大的沙盤。這個沙盤早在南京時期朱怡成就令總參謀部進行制作,歷經十年時間不斷完善,沙盤上顯示著神州大地的各處城市和山川河流,甚至還包括海域和東海的朝鮮、日本、南海諸國等等。

這樣的大沙盤大明一共有兩個,一個擺在武英殿,另一個在總參謀部,以供軍事需求。

新任的軍機大臣莊巖依舊身兼總參謀長,他站在沙盤之前,手中握著一根長長的棍子,而朱怡成在沙盤靠近遼東的位置站著,在他身邊分別是董大山、林建章、史貽直、陳五顯。

除去他們六人外,還有小江子帶著三個小黃門在一旁忙碌著,當莊巖手中的棍子指到何處,他們就拿各色小旗分別插在沙盤的一處,隨後又移動著代表著兵力的小人以作為標識。

“皇爺請看,根據總參謀部制定的計劃,我部分兩處攻入遼東,一處為朝鮮,另一處為山海關。”

莊巖的棍子指在朝鮮的位置,當小黃門把朝鮮的明軍標記由平壤移向遼東邊境時,莊巖繼續道:“如今朝鮮已在我大明之手,從朝鮮傳回來的消息,朝鮮境內基本已控制住,除去我明軍駐紮在朝鮮的部隊外,黃滔渙大人已重新整遍朝鮮軍以為我大明所用,除去海軍部分,朝鮮陸軍現為我明軍一萬五千人,朝鮮仆軍十萬人,除去需控制漢城、平壤等地的軍力需求,現能夠投入到遼東方面的約計共十一萬人左右。”

“那麽就是說我明軍一萬人,朝鮮仆軍十萬人?”董大山開口問道。

“正是!”莊巖點點頭:“黃滔渙大人手中五千人維持地方,這是絕對不能動的,朝鮮南部有海軍協助,問題也不大。所以能夠抽調的兵力大致就是這樣,至於那些仆軍,其人數雖是不少,但戰鬥力並不強,不過有一萬明軍為其核心,不作為主攻而作為輔助倒是勉強可用。”

莊巖的話讓眾人微微點頭,朝鮮的軍隊是什麽德性在場的人都清楚,欺負欺負老百姓沒有問題,真要拉出去打仗卻是夠嗆,要不然朝鮮也不會先在日本入侵時一敗塗地,之後又被後金按在地上來回摩擦。

之前大明在南港登陸,一路北進,朱一貴僅僅用了十日就兵臨漢城,雖然其中有朝鮮內亂的因素,可是朝鮮兵不經用也是重要原因。

所以十萬朝鮮仆軍,充其量真正能有戰鬥力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而使用朝鮮兵大明更多的是出於牽制和後勤需求,再加上現在朝鮮表面上已經被大明控制住,但不忘記朝鮮終究是朝鮮,在沒有徹底解決朝鮮李氏和地方實力派的前提下,大明並不能完全對朝鮮放心。

莊巖繼續道:“由朝鮮出兵遼東主要還是牽制為重,所以遼東之戰的主力依舊在這。”

他指了指山海關方向:“董帥的主力由山海關出,主力作戰部隊為三個軍七萬五千余人,再加上調用的民夫和後勤,全軍約十一萬人。”

董大山仔細看著地形,神色很是平靜。作為大明軍中實際的第一人,他不僅身經百戰,更是有極好的大局觀。

自從擔任軍機大臣後,董大山就很少親自領兵打仗了,這些年他早就有些憋壞了,而這一次遼東的戰略部署,將是他退出軍機後的再一次上戰場,對此早就心懷期待。

正是因為如此,再加上朱怡成對這場仗的重視,董大山指揮的主力部隊可以說是明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今日林建章站在董大山的身份就足以表現出這一點,要知道林建章的身份極不一般,他可是大明新軍的締造者之一。

朱怡成當年組建新軍,新軍的統帥就是林建章,而組建成功的新軍也不負眾望,在天津之戰和北京之戰中大放異彩,不僅以少擊多,更為大明拿下北方,逼迫滿清退出中原立下赫赫戰功。

而現在,大明對於陸軍的改制已全面推行,雖然因為這項工程的龐大,重遍的陸軍暫時全部達到同當初新軍的相同規模和裝備,但是這也讓明軍的戰鬥力再一次得到了飛躍。

按照五軍都督府、兵部和總參謀部的估計,全面換裝完成軍隊的更新換代,最多也就再需兩年時間,等到那時候大明的軍力就將更上一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