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大樹將軍

同樣是十月份,並州塞上已是北風卷地,時不時撒點雪花,並州刺史郭伋年歲雖大,仍裹著厚皮裘,在路上奔波。

郭伋也是關中五陵人士,資歷很老,本就新莽並州牧,頗有賢名,新朝滅亡後獨守太原,與新軍殘余、北漢等各方勢力虛與委蛇,保全了這個大郡,在魏軍東征時選擇投誠。第五倫念其熟悉並州事務,留任為太守,後升為刺史,倒也盡心協助耿弇,在反擊胡漢南侵的戰爭裏出力甚多。

眼下郭伋從太原趕到上郡,只欲與合作兩年之久的耿弇見最後一面。

最近朝中出現了很大的人事變動,仿佛接力一般,十月底,驃騎大將軍馬援入涼州接管軍務,吳漢交接完畢後便將北上,十一月來與耿弇交接。而耿弇則要東行,到洛陽謁見第五倫,明年開春,小耿將軍就要執掌幽冀合並的一整個軍了,據說那一軍,人眾多達十萬,是並州兵力的一倍。

郭伋到上郡時,耿弇正在為離開做最後的準備,對忽然被調走似乎沒什麽意見,或者說,從他板著的臉上看不出來喜怒。

見到郭伋後,耿弇只道:“新來的將軍吳子顏行事粗鄙,郭公往後少不得要與他打交道,恐怕要為難了。”

郭伋對此倒不是很擔憂:“老夫雖不才,但亦曾做過漁陽都尉,又擔任上谷大尹,對幽州人士也算熟絡,吳漢雖有些惡名,但都是為陛下盡忠,為天下盡職。”

言罷,郭伋又看著郡城外匆忙調動的並州兵騎,小心地問道:“耿將軍打算帶多少人走?”

和吳漢一樣,耿弇在並州整整三年,練出了一批能與匈奴野戰的控弦之士,但這批人卻不全是朝廷軍隊,更有部分仰慕耿弇名望來投奔的豪傑志士,他們一般會被收作門客私從,打仗時同在序列之中,但錢糧卻由將軍本人出。

而遇上將軍調任他處,這批私從兵,也會一路追隨,作為親衛,也可安插進接管的新部隊,方便指揮協調。

換言之,他們效忠的是將軍個人,不是皇帝。

這是戰國以來的慣例了,沒辦法用一道行政命令取消,但朝廷軍法也在努力將門客私從納入管理,視同士吏,吃皇糧,拿犒賞,調任離職時帶走的人數也做了限制:方面將軍亦只能帶八百人——當然,只要將軍願意,有的是辦法增加此數量,比如讓私從成批退伍,以個人身份追隨舊主。

但耿弇卻準備遵守規矩:“我只帶走四百。”

“陛下讓我來北方練並州兵騎,本就是為了反擊匈奴,奪回朔方、五原等地,軍中美稷少年等日夜訓練,就盼著復仇的那天。若我要彼輩在追隨將軍、收復故土中二選一,豈不是太為難眾人?”

耿弇道:“吳子顏是有些惡名,但亦是一員猛將,當初再隴右,若非他與我合力,隗囂不會那麽快敗走。挑他來對付胡漢,陛下有用人知明,所以得力人手,還是要留下一批,讓吳漢能早日掃滅盧芳,還並州安寧。”

聽上去大義凜然,但郭刺史卻從耿弇的話語和神情裏,聽出了一絲不甘來,是啊,辛苦訓練三年的好兵,眼看反攻河套的時機漸漸成熟,卻要將他們拱手交給同僚去建功,誰會甘心?

但耿弇還是忍了下來,第五倫也來信哄了哄這少年有為的小將軍,告訴他,統一、禦虜,這兩場仗是要同時打的,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在東方,有一樁滅國奪州的大功勞等著耿弇去建立!

“予欲滅齊,豈能少了‘樂毅’領軍?”

這讓耿弇略為受用,放眼國中,既然馬援、吳漢都在西邊,那東方的主帥,豈不是……

他又安慰自己,吳漢來並州,頂多能解決盧芳,至於其背後真正的強虜匈奴,只怕要等一統後才能對付,屆時,自己打完內戰,再來收拾外敵!

這下郭伋放心了,只贊嘆耿弇父子都懂得大局,然而他不知道,在公義之外,耿弇也有小小的私心……

等送走郭老後,耿弇只喃喃暗道:“我此番東行,要去帶幽冀兵,其中主力便是漁陽突騎。”

“眼下我在並州多給吳漢留點精銳,讓眾人勿要難為他,吳漢當能知恩。等到了幽冀,就輪到吳漢舊部蓋延等人,也得賣我一份臉面,乖乖聽從調遣,勿要讓我難做了!”

……

第五倫進行人事置換的本意,除了讓最合適的人去最合適位置外,也想給將軍們換換防區,以免兵為將有,與地方綁定太牢生出弊端來。

若是叫他知曉耿弇、吳漢這兩個政治覺悟不高的家夥將此事理解為“交換舊部做人情”的事來,恐怕會氣得罵出來。

好在,這世上的各方勢力中,被山頭、派系弄得傷神的不止第五倫和公孫述,剛稱帝不久的漢帝劉秀,也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