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濁流(第2/3頁)

第五倫問竇融:“有人向予提議,讓蓋延帶著漁陽突騎,渡河北上,橫掃赤眉,卿以為如何?”

這建議聽著沒毛病,赤眉是遊兵,分為許多個隊,穿插於大平原上,騎兵可以利用其腳程優勢,將這群烏合之眾各個擊破!

但竇融卻沉吟了,第五倫再追問時,他說了真話:“臣是在想,三千漁陽突騎給河內、魏郡造成的損害,相較於數萬赤眉,哪個大?”

說得好啊!第五倫也正顧慮此事,漁陽突騎的軍紀,在河北大戰時就可見一斑,聽說此番赤眉主要是劫掠糧食,打下鄉裏後也沒有大肆殺戮性命,可漁陽突騎就不同了,不打仗時還有軍紀約束著,一旦放開任他們追擊赤眉,那就是三千條脫韁的野狗啊,說不定突騎“誤殺”的老百姓,比赤眉禍害死的還多。

幽州突騎和吳漢一樣,乃是雙刃劍,更何況遠在陳留,還是留給馬援打大戰役消耗用罷。

“除了洛陽、河內的郡兵外,還是得靠民兵義勇。”

等抵達懷縣後,第五倫讓竇融和馮勤說說河內保甲制的情況,二人搭档得不錯,保甲制在每個鄉都推廣開了,相當於重建了秦及漢初的什伍,順便把戶口也粗略捋了一遍。

因為有赤眉這大威脅在,地方豪強也頗為支持,亦將族兵獻出,大多願意將指揮權交給郡縣。

“據可靠消息,此番北上的赤眉,乃是城頭子路部。”

第五倫道:“此賊用兵特點有四。”

“其一,好化整為零,散兵兼程猛進,遇大城不攻,而專走鄉野,方便掠食,貧民也容易受其蠱惑加入。”

“其二,戰法靈活,多用疑兵,眩我耳目,又集結主力,堅守靜待,察破我之弱點,變更陣勢,冒險沖進。”

“其三,遇官軍不輕交戰,必待我主動尋覓,賊子則以逸待勞。”

“其四,行走漂忽,瞬息數十裏,專愛鉆水澤山林,人跡罕至之處,晝伏夜行,旋磨打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這個能在馬援手底下屢屢逃走,並一度讓他吃癟的人,第五倫是令人深入琢磨的。

“城頭子路先前是背靠渤海、平原,皆乃大河赤眉故土,故而有後方可依,一旦在清河、信都不利,便立刻退卻,所以不易剿滅。”

“但這一次,城頭子路卻打錯了主意!”

“然也!”馮勤一改先前的焦慮,激動地附和道:“在昔秦、漢、新莽,群盜如毛,皆由主昏政亂,莫能削平。”

“唯有陛下,憂勤惕厲,敬天恤民,田不加賦,戶不抽口,魏郡乃陛下北京之畿,起事之地,百姓不論貴賤,皆甘聽從驅使。如今赤眉賊虜雖趁天時而入,但魏地鄰裏結塢堡廬塞,抵禦賊人。河內保甲民兵,可得十萬,魏地又有十萬,加之冀州之師也將南下,以保國安民仁義之師,討暴虐無賴之賊,無論遲速,終歸滅亡!”

是啊,赤眉能夠歷次輕松擊敗新莽大軍、綠林、梁漢帝王,是因其不得人心,以至於船覆於水。

“可是彼輩到了魏郡,鄴城。”

“反而將變成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

隨著第五倫禦駕抵達河內,對民兵的征募和召集在抓緊,河內郡兵“收復”了被赤眉襲擾的幾個縣,皇帝、竇融、張宗帶著大軍抵達朝歌。

一篇檄文,也在河內各縣傳播。

“今傳檄遠近,鹹使聞知。倘有血性男子,號召義旅,助我征剿者,予引為心腹,酌給口糧。倘有久陷賊中,自拔來歸,殺其頭目,以城來降者,予收之帳下,授除官爵。倘有被脅經年,臨陣棄械,徒手歸誠者,一概免死,他日資遣回籍……”

“檄到如律令,無忽!”

朝歌縣淇東鄉的保長念完這討赤眉賊檄文後,看向本鄉幾位甲長:“陛下親征,今兵眾已足,就缺運送糧秣甲械者,可有人願隨我前往軍中效命?”

眾甲長面面相覷,都有難色,很快就要到農忙時節了,不少農夫雖被赤眉搶了一遭,但好歹藏下了點種子,都希望能乘著春雨抓緊耕作,若是隨軍出征,豈不是連今年的收成也要耽誤?

“我願往。”

向氏裏的“向甲長”站了出來,向子平終於肯將頭發好好梳理,人模人樣了,只是衣裳外頭披著麻,有孝在身。

他兄長去世後,裏中的年長者都不肯再做這肥差,因為怕赤眉再殺回來。

最後還是連殺雞都要偏頭的向子長接過了這職責,如今竟主動請戰,讓人驚詫。

“好一個向子平,不愧是讀過聖賢書的,明事理!”

保長大喜,讓甲長們回去組織人手,後日集合。

向子平回到家中時,嫂子和兄長的小妾正在商量農活怎麽辦,他們家與其說是地主,還不如叫“富農”,只有一百五十多畝地,是河內戶均有地的五倍,有兩戶佃農幫忙耕作,只收四成的田租,交完稅和各種吃穿用度、祭祀後,每年可以有幾十石谷子的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