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2/2頁)

邳彤又向西指道:“一軍走西路,應是從太原東擊井陘。”

沒錯,前將軍景丹將兵2萬,穩住並州局勢,阻止匈奴越過雁門南下後,就沿著太行山道向井陘關推進,緊逼真定王劉楊的常山郡。

“一軍走中路,應是沿邯鄲北上襄國,與銅馬大軍對峙對柏人縣一帶。”

確實如此,第五倫發動魏郡百姓,幾乎每五戶出一丁,調了3萬兵布於對峙的丘陵地帶,由耿純統帥,他們面對的是銅馬號稱十萬人的南下大軍。

“一軍走東路,占清河,欲北上信都,包抄劉子輿側翼!”

東路是由馬援所帶的萬余兵卒,經營清河數月,開始向北面的河間、信都推進。

邳彤不愧是在亂世中保全郡國數年的得力二千石,對河北頗為熟悉,一通分析,將第五倫的方略猜得八九不離十。

邳彤也沒辦法,魏王朝中位置基本都定了,作為新近來投者,他再不努力表現,恐怕混得還不如從前。

這番分析沒有白費,讓邳彤在第五倫心中的評價高了一級,按照桓譚的五品標準,從第三品的“州郡之士”,躍升到了第四的“公輔之士”。

三路大軍加上第五倫的後勤輜重民夫,總數已近十萬,這是第五倫調集整個司隸資源,才湊出來的極限兵力。

第五倫道:“偉君欲往信都(河北衡水),莫非是認為,此戰關鍵在此?”

“然也。”邳彤說起家鄉的地利,更是頭頭是道。

“信都據河北之中,川原饒衍,控帶燕齊,稱為都會。東近瀛海,資儲可充,南臨河濟,折沖易達……臣就這樣打個比方罷。”

“西路軍,如一把匕首,抵敵之右肋,但太行道窄,常山骨鯁也硬,恐怕很難重復淮陰侯的大勝,只能讓敵稍稍出點血,分點心。”

“中路軍,本就不是為了進攻,襄國以北丘陵叢生,攻之不易,守卻方便,依山憑險,形勝之國,中路軍若盾牌當其正面,拖住其主力南下即可。”

“唯有東路軍,可若長劍擊其左肋,能否重創敵軍,切斷銅馬與其老巢渤海聯絡,就看此處!”

邳彤主動請命:“臣本就是信都人,與偽漢留守信都的丞相李忠亦有交情,不若讓臣去加以規勸,或有奇效。”

以私心來說,邳彤的家眷還被扣在信都呢!

第五倫答應了他的請求,在“巨鹿太守”之外,又賜旌節。

軍情緊急,等邳彤拜謝而去後,第五倫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只暗道:“也算不俗了,四路裏,邳彤竟猜對了三路。”

但能否完成第五倫“將銅馬殲滅於冀州”的大目標,除了西、中、東三路外……

“決定這場戰爭要打多久的,還是北路奇兵!”

……

劉子輿沒有長留於真定,還真的如諾將此地還給了劉楊,他則在趕走邳彤後,以下曲陽城為行在,在此發號施令,指揮“百萬銅馬”與真定兵配合,擋住第魏軍的冬季攻勢。

然而這位假皇帝騙術一流,膽子也大,唯獨打仗這種事,可不是讀了幾本兵書就能補上的……

真定、銅馬兩股勢力強行捏合在一起的弊端開始顯現,整個十月份,劉子輿就光聽劉楊派來的將軍和銅馬渠帥們罵成一團,為究竟該如何打仗吵得不可開交。

最後決定各打各的,銅馬三個王,也將大軍分成了三路:西路軍為河間王上淮況帶三萬人支援井陘關,協助真定王劉楊守住險塞。

中路軍是渤海王東山荒禿,帶著七八成分駁雜的主力,一股腦往南突,想從大陸澤西部突破魏軍防線,打到襄國甚至是趙地去。

東路軍則是巨鹿王孫登,帶著三萬人回援信都,最近北漢丞相李忠頻頻求援,馬援的攻勢迅猛,地方豪強厭惡銅馬,也被馬文淵爭取過去,他已經快撐不住了。

劉子輿雖然沒意識到信都是對方決勝一擊,在東線卻也有布置。

“朕已遣人封青州平原郡城頭子路為王,濟北王!”

連續賭博誆騙成功,劉子輿也自信起來了,對自己這個布置頗為得意:“城頭子路乃遲昭平殘部,與第五倫、馬援等有仇,麾下亦有數萬之眾,若能渡過大河,與巨鹿王、李丞相合擊馬援部,勝負,應該能在東路最先決出吧!”

劉子輿道:“第五倫起家,多賴其丈人行馬文淵征戰各方,河北渠帥們最懼者也是此人,若能首戰將其擊敗,便相當於折了第五倫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