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比爛(第2/3頁)

按照李通對赤眉軍的理解,這群甿隸和蝗蟲一樣,打到一處,就會停下數月,將糧食吃光,再抹抹嘴上路前往下一處,只望他們此番也會如此。

劉玄同意了群臣之議,但在散朝後,李通卻故意走在後頭,向劉玄請求單獨謁見。

劉玄看了一眼侍奉的親隨,讓他們出去後,李通下拜道:“陛下,赤眉號稱三十萬,若一味向西,趕在諸王回援前進攻宛城,後果不堪設想,臣還有兩個提議,若能采用,方為萬全之策。”

“卿快說!”

李通說道:“其一,赤眉一貫擄掠豪家,臣願為大王召集南陽諸姓,曉之以理,告訴彼輩,若是赤眉殺入宛地,諸姓誰都別想活,如此方能眾志成城,共禦賊寇。”

“此策甚善。”

李通又道:“其二,汝南之所以丟失,與將軍庸碌有關。”

打了敗仗的舞陰王就是他堂弟,李通也就直接罵了,他這弟弟啊,爭權奪利搞陰謀不錯,但要論打仗?卻是個外行,最大的勝利,不過是在昆陽作為同出城的十三騎之一,沾了某人的光芒罷了。

這也使得李軼對劉秀心生嫉妒,但這種事,嫉恨有用麽?

李通道:“前舞陽王、廷尉王常,乃是綠林宿將,因私助劉伯升被削爵,如今在宛城思過;振威將軍馬武,亦曾屢立戰功,如今在湖陽縣練兵屯田;還有鄧氏新家主鄧奉,少年英才,曾大敗與魏王倫齊名的竇融……”

“如今情勢急迫,還望陛下能起用諸輩!”

劉玄稍稍猶豫後,還是答應了,前兩人雖傾向於劉伯升兄弟,但如今劉伯升已死。

而鄧奉,則是劉玄都較為欣賞的小將,若非他果斷挾持鄧氏兵南撤,劉伯升也不一定會被第五倫圍死……

等李通告退而出後,卻招來了最信得過的家人。

“帶上少許人,設法走江夏、過豫章,繞路去一趟江東。”

“替我面見吳王,送上書信。”

“告訴他,王常、馬武諸將軍會重掌兵權,而綠林渠帥將同赤眉決戰,待彼輩兩敗俱傷之際,便是吳王歸來,重掌大權之時!”

李通對劉玄已不報什麽期待,於公,南陽諸姓的利益需要一位有能力的將軍,亦或是新的帝王保護,縱觀舂陵眾人,也只有劉秀有這本事。

於私,劉秀是他妻兄啊……

李通擡起頭,看著宛城陰沉沉的天,憂心忡忡,相隔太遠,劉秀縱是率軍歸來,也是數月之後了:“也不知道赤眉能否被拖住,時間,還來不來得及!”

……

在宛城的宮殿裏,每日大魚大肉的更始皇帝是看不到饑荒的。

但這場災禍確實也在南陽大地上橫行,若論遭受兵災最嚴重的地方,南陽絕不遜色於東方——王莽末年,新軍與綠林在此周旋,圍困宛城又費時大半年,大多數壯勞力都作為雙方兵源,參加了慘烈的戰爭,死傷無數,流離失所,生產自然就耽擱了。

宛城宮中,庖有肥肉,廄有肥馬;而出了都城,則是民有饑色,野有餓莩。

這便是王莽在巨毋霸、崔發保護下,進入他口中的“前隊郡”時,見到的光景。

巨毋霸搞到了一匹騾子,讓王莽騎著,打扮與鄰家白發老翁無二的前任皇帝,這一路看到“前隊”如此凋敝,不由心生悲憫,不忍去看。

“陛下……田翁,當年前隊乃是荊豫之間的富庶之地,宛城位列五都,可如今竟成了這般模樣!”

崔發也如此感慨,他作為王莽元從之臣,從新都就開始追隨,對這個郡還是有點感情的。

為了搞清楚他們要去的目的地是否安全,崔發一路上不斷詢問流民。

“新都?吾等就是新都人啊!”

聽到這群衣衫襤褸之輩竟是封地之民時,少言寡語的王莽猛地擡起頭來,聽著崔發和他們攀談。

這群新都的流民一共十余人,原本沒安好心,但瞧見身高馬大的巨毋霸後,就收起了搶這群人一波,將驢奪來殺了吃的心思,只乖乖應答起來。

“你問吾等為何不留在新都種地?沒地了啊!”

耳朵在戰爭中被削掉的青年農夫,對王莽等人講述起他的淒慘遭遇。

“當初綠林進攻宛城時,我聽人說入軍中可以發財,不愁吃穿,稀裏糊塗跟人一起抄家夥去投軍,伯升將軍燒新都宮時,我就在場。”

聽到這,王莽皺了下白眉毛,但仍什麽都沒說。

“小長安之戰也打了,在那丟了一只耳朵。但錯過了昆陽,只去圍了宛城。”

“你問我可過上參軍時奢望的好日子?呸!上當了!軍營中士卒連狗彘都不如!吾等不是伯升將軍嫡系,沒衣裳,沒軍糧,都得自己去搶。”

他們看見忽悠自己上戰場,自稱要封侯揚名,興復漢家的縣城輕俠回頭讓眾人打起精神時,被弩箭射倒。某個綠林渠帥直接帶兵過來,高聲宣布眾人現在屬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