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向前看(第2/3頁)

侯芭最早追隨揚雄,對揚子之學的掌握最紮實,第五倫所言,確實是老師的心願,這才松了口氣。

他還暗暗責怪自己:“就怕魏王會曲解夫子的學問,看來是我擔心多余了!”

但侯芭的擔憂確實並非多余,第五倫今日的話半真半假,他確實要用揚雄的學問打擊五經,但卻根本不打算事後,讓揚子之學,成為新的官方思想!

……

是夜,三人把酒言歡,說的多是過去在宣明裏的趣事,沒有再談學術與政治。

送二人離開後,第五倫卻靠在榻上,喝完醒酒湯後,喃喃自語:

“老師啊老師,不是我輕蔑你,只是《法言》與《論語》之間,確實有差距,大概差了一整本《孟子》吧……”

《法言》裏有給王莽唱贊歌的部分,大贊王莽勤於王事,建辟雍、立學校、制禮樂、定輿服,恢復井田和象刑,引導漢帝國走向中興,實在是堪比堯、舜一樣的偉大人物,是周公之後當之無愧的“聖人”。

那一篇已經被第五倫下令刪了。

揚雄的作品更像是模仿者,思想性和普世性就不提了,最難受的是文中常常不說人話。通俗易懂程度,居然還不如幾百年前的論語。

《太玄》就更是晦澀難懂,第五倫看著都會打瞌睡,沒看出來桓譚推崇的“合五經概要”。

在他看來,揚子值得稱道的學問,除辭賦外,就是《方言》和作為識字課本的《訓纂篇》了,但一個過於小眾,一個過於低幼。

如此看來,揚雄的學問,哪怕靠政令強推,也頂多火個百來年,然後就會自然淘汰,無人問津。

“老師雖欲取五經精華,舍其糟粕,造出新的儒家理論來,但粟穗上長不出稻子,終究和劉歆殊途同歸,造出來的理論,縱是換了個名,但本質上,依然是‘向後看’的學問!”

為何向後看?因為孔孟在後,三代也在後頭啊!

“但我真正想推行的學問,是能讓人向前看的理論!”

然而不管什麽理論,都得面臨“本地化”的問題,得和實際相結合。馬列要中國化,後世思想就不需要古代化?

這個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不是說一句名言,搬兩段理念就能解決的。第五倫不是什麽思想家,只能慢慢摸索,這才是盡布荊棘的道路,只能靠他一個人徒手攀爬,能不能成猶未可知。

在這空窗期,也不能任由五經恢復元氣,就打著推崇先師學問的名號,讓“揚子之學”下場攪局吧。

一來符合魏王“孝義”的人設,讓今古文經學搞不清楚他們真正的敵人是誰。

二來也能哄著王隆傾心辦事,與五經學派唱對台戲。等第五倫真正需要的學問從小嬰兒長大成人,揚子之學,也可以退場了。

只不知很多年後,當王隆發現第五倫騙了他時,會是怎樣的神情?

“現在說出來,沒人信啊……”

第五倫看著東方的曙光,嘆息道:

“真正的‘三代之治’,不在身後,而在前方!”

……

昨日第五倫是在建章宮招待了侯芭,乃是私宴。

但次日侯芭正式入未央宮,卻不再是以師兄的身份,而是作為蜀王公孫述的使者大臣!

侯芭對公孫述是有感激之情的,公孫不但妥善保護揚雄墓葬,還授予他光祿大夫的職位,侯芭在蜀中娶妻生子,五年下來,已經將那當成了家。

他心中是希望“魏蜀聯盟”能夠穩固的。

第五倫明面上也是這般打算,還發出了新穎的提議。

“余與蜀王相匹,會在長安修築‘蜀邸’,還望蜀王也能在成都修‘魏邸’,兩國互派使者長留鄰邦,共抗諸漢!”

侯芭自然欣喜,第五倫希望他能在長安再多留些時日,但侯芭以使命在身為由,得回去復命。

“我希望師兄能來做這駐魏使者。”

第五倫也不強留,送他歸去後,卻問一旁因為入蜀聯盟,並帶回漢中情報的“奇功”,非但無罰,反而加了兩百戶的馮衍。兔死狗烹,還不是時候啊。

“敬通,你來說說,蜀王何許人也?”

馮衍應道:“王莽之亂,法物凋喪,公孫述賓賓然亟修之,確實使得益州安寧,其速不亞於大王定關中。”

第五倫笑道:“與余相比如何?”

馮衍覺得……好像半斤八兩吧……

但嘴上只能道:“公孫子陽與大王相較,如燭光與日月爭輝!”

“但卻勝過劉玄、隗囂等輩,以臣之見,公孫述對大王的威脅,遠甚於西漢、綠漢、北漢!”

打完周原之戰後,西漢已經徹底失去爭天下的資格,連北地郡都快保不住,全然縮回隴右去了。

北漢不提,如今已經分裂內戰,那邊的情況一團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