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2/3頁)

方望渲染第五倫的軍力頗為不顧實際,開始了戰忽模式。

“第五倫所統馬步水軍,約有二十余萬。”

綠林諸王面面相覷,他們起兵這麽多年,至今將雜七雜八的軍隊、民夫加一起,也就這個數啊:“莫非詐乎?”

“非詐也,第五倫在魏地河內,已有舊部數萬;在鴻門掌管大軍,又得八萬奔命……”

這是新朝官方加倍的誇大數據,和昆陽的百萬大軍一個意思,方望就直接拿過來用了。

“進入長安,得北軍數校歸降;平了河西河東,收編田況、王尋舊部,至少又得五六萬;新招之兵三四萬,以此計之,再驅長安百姓而戰,何止二十萬,三十萬都有了!”

這是誇張,第五倫都不知道自己有那麽強,而方望吹噓起第五倫的麾下戰將更是不遺余力:“足智多謀之士,有任光、馮衍等輩;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百人。助第五倫敗劉伯升者,萬君遊耿伯昭,擊潰王常者,景丹第七彪,加上竇融等降將,皆善戰之人,又有河內馬援,魏地耿純。”

“總之,第五倫如今兵強馬壯,士氣正旺,其所轄之郡有十,皆膏腴沃土。”

“古人雲,關中之地不過只占天下的三分之一,人口也只有十分之三,但這裏的財富卻占了天下的十分之六,第五倫若封峣關,擊滅隴右,三分天下,已有其一,強秦之勢成矣!”

方望道:“想那戰國之時,凡天下強邦,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交爭,其勢不兩立。綠林在南方,好比是楚,第五倫在關中,好比是秦。第五倫若無隴右之憂,現在只需要遣將出潼塬,下甲據弘農,洛陽將危;馬援出河內,下濮陽,取成臯,豫州兗州不為陛下所有。”

“屆時馬援、竇融等攻潁川昆陽,第五倫自將大軍下商於,舉甲十萬出武關,宛城難當,陛下社稷安得毋危?此外臣所以為陛下患也!”

“第五倫欲使諸漢相爭,他好得漁翁之利,但如今的形勢是,漢魏不兩立,與其被他各個擊破,不如合力滅之!兄弟鬩墻外禦其辱,故而隗氏遣外臣來見,說以利害,隗公所求,不過是漢家名下,一個諸侯之位罷了。”

劉玄聽了此言,不覺變色,綠林中沒有特別利害的權謀之士,分析問題不如方望這般“透徹”,他也是今日方知,不知不覺間,第五倫就如此強勢了?

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只低頭刮席,末了又看向李通,卻他也面沉如水,李通是吃過第五倫大虧的,明白對此子不可小覷,但也明白綠林現在根本沒精力與第五倫交戰:最大的隱患還是赤眉!馬武等人才去了幾天,目前尚無消息傳回。

若能說動赤眉,驅這數十萬流寇入關“去過好日子”,與第五倫火並,才是最好的辦法,只是……

只是形勢不等人,在讓方望暫且去館舍休憩後,兩個消息傳來,讓宛城上下皆驚,也叫劉玄、李通下定了暫且聯合隴右,對付第五倫的決心。

一件是來自弘農:竇融等人帶著關中、河東民夫,花了兩個月功夫,在潼塬上建立起了一座關隘。無關尚且不能突破,如今有了險隘,河南的綠林軍就更無法西進了。

另一樁則來自商於:“魏軍自藍田南下,擊峣關!”

……

十一月底,北方天氣已頗為酷寒,凍得來自南方的軍隊瑟瑟發抖。

狹長的商於走廊上,最大的城池叫做“上雒”,此乃古鄀國之地,如今此城仍為綠林所占,給劉伯升辦完那讓人失望的葬禮後,更始皇帝劉玄也意識到第五魏已成氣候,雖暫時沒有精力再攻長安,但還是派了二位大王前來。

宜城王王鳳乃是綠林大渠帥,宛王劉賜則是舂陵宗室裏的放棄劉伯升轉投劉玄的佼佼者,他們帶著三萬綠林兵進入商於谷地,足見劉玄對這條走廊的重視。

畢竟更始朝廷裏雖魚龍混雜,但亦有李次元這等有見識的大臣,力陳道:“商於之地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武關巨防,一舉足而輕重分焉矣。”

但於二王而言,對這趟差事就沒那麽開心了,中原大把膏腴之地不能去,卻得到這陰冷狹窄的鬼地方來禦敵。

不滿的不止是二王,送完劉伯升噩耗回南陽後,被派到上雒的陰識甚至有些悲憤。

“二位大王,末將當然知道,商於之地關乎南陽安危。”

“但在峣關與敵交戰,實非良策。”

“為何?”

“不守關隘,難道還要放進來在谷地裏打不成?”

陰識做過太學生,年輕時在這條谷地裏往來數次,倒也有他的一番見解。

“這上雒過去是鄀國,春秋時,秦楚曾爭於此,但不管楚如何強盛,鄀地還是為秦所占,何也?從南陽到上雒,要途經武關險道,綿延千裏,而本地糧食又不夠大軍吃,只能飛芻挽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