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第3/3頁)

“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新室忠良的名號,不好用了。君不見,在魏地尚能招募寒門豪右子弟,可出了魏地,若非故舊,哪位賢才肯輕易來投你?古人雲,愛屋及烏,反過來想,亦有恨屋及烏,新莽便是屋,明公則是烏!”

言下之意,第五倫得快點洗白了,若是晚了,加上不舉漢旗,搞不好會被誤會成王莽遺忠,到時候別說招攬人心,麾下的人不溜走就不錯了,更有可能成為天下眾矢之的!

反對王莽、復辟漢室,這兩個未來的政治正確,總得選一個,大新忠臣?這天下淪喪,肝腦塗地之際,誰TM在乎你忠不忠!

第五倫笑道:“關於此事,我已有謀劃。”

旋即便將自己粗略的打算與馬援分說,關於如何從新朝這覆船抽身,關於未來如何在天下皆舉漢旗的情況下,獨善其身。

這想法,只叫馬文淵都睜大了眼睛,今夜第二次重新審視第五倫,重新計算其器量。

“這不像你的作風。”

第五倫笑道:“平素需慎,但若想做得大事,卻需要一點勇氣與決斷。”

對親信的召見已經結束,第五倫關切的都是更深層的東西,入不入關?從始至終,根本就不是個問題!

第五倫牢記一句話:“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所藏之器有二,一是上書請求要帶入關的八百吏士,他們是星火;二是第五倫在關中列尉郡的名望和族人故舊,它們是早就囤好的“薪炭”,更別說王莽還答應,讓他征募關中流民入伍,又給第五倫添了點柴禾。

待——就是硬拖。

時——就是機會。

至於動不動,得看最終是否有利可圖。

第五倫的等待沒有白白浪費,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情報網雖然較朝廷驛騎遲了點,但第四鹹等人,還是將各種消息陸續傳回,結合王隆所述,基本搞清楚了關中狀況。

而“時”,很快也如期而至。

第五倫能拖,有人卻不能拖,三月下旬,新朝最後的戰神:大司空王邑,帶著匆匆籌集的三十多萬大軍,出關了!

這意味著一件事。

“關中,已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