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2/3頁)

第五倫暗暗自嘲:“雖然號稱‘跨州連郡’,可實際上,我連三分冀州有其一都算不上,頂多占了一角,十分之一而已。”

而且,河北起義軍的威脅可不是遠在天邊,而是已經打到家門口。

馬援道:“我自進入壽良已有半月,但只控制了東武陽等四個縣,北面的兩個縣,已被賊人攻占。有流民軍號稱‘五樓’,其渠帥名叫張文,占據博平、聊城。”

“部眾多少?”

“數千,還在不斷收攏流民,加上老弱婦孺,或有上萬之眾。”

第五倫真是頭疼啊,這新朝十余年積弊真是一朝爆發,他花了一整年時間,好容易一統魏郡,本打算施展拳腳的時候,卻發現周邊敵人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豬隊友們全不頂用。

“就算一戰剿滅了幾千上萬農民軍,旁邊又有幾萬十幾萬冒出來。”

此乃土崩天傾之勢,絕不是一根柱子就能統統頂住的。

但哪怕疲於應付,也得盡量禦敵,第五倫有預感,遲昭平對元城執念如此之深,只怕還會再回來,要趕在深冬大河冰封之前,解決盤踞身邊的五樓賊。

魏成的盤子鋪得有點大,豬突豨勇要駐在武安提防李氏和趙劉搞破壞,鄴城、黎陽要守好,渡河而來的那兩千王師潰兵還在整編,魏成豪強和壽良豪強雖在赤眉壓力下出人出力,但都各懷心思不能信任。

算算手裏的兵員,也就馬援手下這兩千兵頂用,要直接去剿聊城的五樓賊,恐怕要打硬仗。

於是第五倫嘆息道:“五樓賊有一個五字,也算與我有些淵源。”

“彼輩也是被迫淪為盜寇,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先遣門下吏前去宣諭吾之政令,若彼輩願意降服,便可得到安置,其渠帥張文亦可為官掾。”

第五公的名聲在河北較為不錯,很多流民都知道他為政寬善,不指望五樓全體納頭拜降,只希望能分化彼輩,讓大小渠帥們各懷心思就夠了。

派遣兩個門下循行前往聊城招降五樓之余,第五倫又讓馮勤、黃長等人與本地官吏,統計東武陽等縣戶口籍貫,要搞清楚本地究竟有多少人棄地流亡。能招回則招,不能的話,那些地產也不能便宜了本地豪強,統統收歸官府作為公田。

魏成田地已再無可分之處,下一波分田就指望壽良這邊了,地是薄了點,但也聊勝於無。

有趣的是,這舉止居然沒有遭到當地豪右強烈反對,東武陽謝氏等土豪都無異議。

“都被遲昭平打怕了。”

馬援很清楚這些豪右的心思:“赤眉多是苦出身,最痛恨地連阡陌的豪強,年初時途經此地,就攻破了兩個小豪強的塢堡,將其子弟擄走為奴,謝氏靠著墻高人眾才守了下來。”

但也死傷眾多,塢堡外的田產多受破壞,市坊產業等經營起來難,毀滅卻是一朝一夕,這幾個縣到現在還沒緩過來。

“若來的是其余官軍,那比赤眉還可怕,但伯魚治郡安寧之名已經傳到鄰郡,都盼著你禦賊於境外,哪還敢使絆子。”

於是就喜迎王師了唄,此種情形,讓第五倫生出了一個邪念來。

“讓赤眉和河北起義軍先將地方梳過一遍,將各地舊有格局摧毀殆盡,而我再揮師挺進接管,本該對我抵制對抗的豪強便稽首相迎,百姓也渴求恢復安樂甘為順民,倒也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甚至還能起到緩解當地人口壓力、留下無主田地等好處。

農民軍雖然多是破壞而不知建設,但確確實實,容易“為王前驅”。

一念之下,第五倫對黃長道:“既然魏成、壽良如今都歸我管轄,也要在本地招募一批門下吏,再辟除幾個豪強子弟為官,最好是那些深受赤眉毒害,家裏死傷慘重的……”

第五倫打算,讓壽良的豪右子弟們去鄴城“交流”,在耿純之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在豪右和魏地百姓面前,將赤眉軍妖魔化。不僅要把豪強們發動起來,交出更多徒附來幫忙守河禦賊,還能以此為借口,在農閑之際征召魏地豐饒的人力為官府免費幹活、當兵。

只是還沒過兩天,一片光明的前路,卻被一個噩耗打斷了。

被第五倫遣去招降聊城五樓賊的門下吏回來了。

一個被嚇得不輕,手裏還捧著木盒,裏面放著另一位門下循行血淋淋的頭顱。

門下吏朝第五倫頓首道:“五樓賊帥張文驕縱,不接受第五公招降寬赦的好意,當場抽刀殺人,還揚言……”

“他說了什麽?”

“五樓兵,寧為賊寇自在而死,也不做奴婢俯首而生!”

說得好啊!但對第五倫而言,這是宣戰,是挑釁,他勃然動怒,立刻投袂而起,連鞋履都不穿就往外走,劍及於寢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