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2/3頁)

嘴上說得冠冕堂皇,不過這屠城殺俘,已經是更始將軍廉丹的老藝能了。當初他打西南夷句町不下,就幹出過屠殺鄰郡蠻夷來湊數,從而使整個南中皆反糜爛的騷操作。

如今,不過是將當初的舉止,復刻到了兗州來,此舉能激勵低迷的士氣啊!

屠城殺了萬余人,然後往朝廷報了數萬級的斬首,“赤眉主力”,就這樣在廉丹的奏疏裏又被殲滅了一次,也算給皇帝一個交待了。

倒是廉丹在清點部眾時,發現了一件事。

雖然軍隊從各郡征調,統屬混亂,但來自新秦中的豬突豨勇確實沒到,至今依然滯留魏地。缺席了無鹽“大捷”,更始將軍還是有所察覺的。

一調查,發現竟是已“死”的狗頭軍師馮衍定的路線。

從路線到時間,這合理麽?這不合理啊。就算再繞道,就算順手幫第五倫平叛,也早該到了吧。

廉丹很不高興,立刻派人去魏地催促,讓豬突豨勇們速來匯合,十月初必至:“否則,以失期罪論之!”

九月中旬,在被王師屠戮一空的無鹽城,太師王匡也抵達會師後,這對大新的臥龍鳳雛更是相互吹捧起來。

王匡盛贊廉丹:“還是更始將軍當機立斷,不走濟水一線,而從定陶往東南,繞道昌邑,過大野澤側面越亢父之險,一舉插入東平,拔有鹽城。此舉將赤眉兩支大軍,泰山赤眉與梁山赤眉,截為兩段,使其首尾不能呼應啊!”

泰山赤眉是起兵較早的樊崇部,近來人數猛增到了十萬之眾。

而梁山赤眉則在大野澤周圍活動,首領叫董憲,眾數萬,開始滋擾定陶、濮陽了。

現在,十萬王師一路殺來,拿下東平,橫亙在兩部赤眉中間。用太師王匡的話說就是:“我部占據濟西津要,東平即定,扼亢父之險,則梁門不開。”

這一通互吹下來,使得廉丹都恢復了些許自信,甚至暗暗覺得,自己雖打四夷不行,但在剿滅國內叛逆上,還是行家裏手。只要拿出漢武帝時繡衣使者暴勝之等人鎮壓鬧事農夫的那套,殺個人頭滾滾,沒有不屈服的。

但對接下來的方略,廉丹和王匡卻有了分歧。

廉丹大概是覺得屬下屠城太累了,提議道:“大軍跋涉數月,又新近奪取了東平,應該再次休整一番。”

王匡卻搖頭,出示了皇帝陛下上個月派人送來的詔令:“陛下說‘倉廩盡矣,府庫空矣,可以怒矣,可以戰矣’。天子的意思,更始將軍還不明白麽?”

當然明白,四處都在鬧災,旱災、蝗災,沒個消停,而郡國二千石截留糧食越發頻繁,十多萬人已經把富庶的定陶吃窮了,再拖下去,對他們不利啊。

看來這仗不能停,而後對於應該攻打泰山赤眉還是梁山赤眉,二位又起了爭執。

廉丹以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如直接東向進攻泰山赤眉,斬首惡樊崇,如此方能一勞永逸。”

王匡反對:“不然,梁山赤眉在我後方,萬一與泰山赤眉合力夾擊,我部危矣,更何況梁山赤眉弱而泰山強,應該先弱後強,讓士卒練練手。”

練手的話,一個無鹽城還不夠麽?

二人爭執不下,最後還是太師王匡地位高了一級,拍了板,更始將軍廉丹只能同意。

他與王匡將大軍一分為二,太師帶五萬兵力去攻打梁山赤眉董憲,廉丹則以五萬人守護東平,護著太師後背,提防泰山赤眉西來,待到殲滅梁山赤眉後,再合力東進。

“若能功成,地皇三年結束前,陛下就能聽到赤眉盡滅的好消息了!”

在王師分兵之際,倒黴的彭寵依然帶著丁壯們善後,將一具具枉死的屍體掩埋,而在枯萎的草邊,秋後的螞蚱還在到處亂跳,卻茫然不知,自己已經蹦跶不了多長時間了!

……

九月下旬,就在太師王匡率眾調頭攻擊梁山之際,距離無鹽不過兩百裏的泰山郡界平陰,泰山赤眉的主力,卻也是樊崇帶領下離了山林,出來找食。

樊崇依然坐沒個坐像,摳著頭發胡須上的虱子跳蚤,逮到就用指甲尖狠狠掐死:“說來也怪,自從那更始將軍和太師帶兵進入兗州後,來投奔赤眉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發現官軍比赤眉更兇狠後,民眾簡直是歸之如流水。現在的樊崇已不復剛起兵時幾百人的小頭領,加上老弱婦孺以及各地借名響應的,赤眉軍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

但樊崇依然沒有表露出任何政治野心,連約束也依然沿用剛開始的三老、從事、巨人,依然過著搶一天算一天的日子。

這次出山,倒不是他有意迎戰王師,而是糧食吃盡,再不出來搶一波,就得自相殘殺了。

大河沿線的遲昭平在攻擊元城失敗後,遊弋在黃泛區,又聚合了上萬人。她也帶著部眾加入了赤眉,在平陰與樊崇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