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2/3頁)

第七彪亦知宗主惹不起,再不情願,也得去一起聽信,態度莊重,仿佛接詔書一般。

雖然第五倫很少直接遙控命令,更像尋常家書問候,但這次卻不太一樣。

萬脩將新到的新信示於眾人:“伯魚先一步得知赤眉大敗官軍,料定朝廷一定會調兵東征,而豬突豨勇或在其中,便來信告知吾等詳情。”

第五倫寬慰眾人勿要擔憂,盡管按照朝廷指示來,他在更始將軍幕府有熟人,可以稍加運作打點,讓那邊對豬突豨勇的沿途衣食不要克扣太狠,避免他們路上就倒斃大半。

“同時,第五公也會安排好行軍路線,讓吾等會路過他所在的魏成郡。”等到了那,是走是留,朝廷還說了算麽?

這封信讓萬脩等人吃了定心丸,而在人選上,第五倫提議,若是抽調一半,可以讓萬脩為主、第七彪為副,而宣彪、第一雞鳴留守新秦中。

這個名單第五倫猶豫了很久,主要是擔心一千多號人遠行三千余裏,山重水阻,除了萬脩,沒人有能力將他們全須全尾帶到魏地。

但第五倫又擔心,萬脩一走,只靠宣彪,更加壓不住第七彪。彪哥的過分行徑,第五倫也聽人打過小報告,這家夥是那種不留在身邊壓著,就能往死裏作的主。

第七彪一直借著第五倫的名頭,對宗族子弟們說:“宗法大於軍法。”平日的人設立在那,既然如此宗主點了他的名,也只好應諾,回去清點士卒,大家公平抓鬮,誰抓到誰走——至於公不公平,只有自己才清楚。

萬脩也回去清點南下的人員,當點到那個自稱蒙恬後代,名叫“蒙澤”的本地少年時,萬脩將他從軍候提拔為軍司馬,帶著本地新募的士卒留守新秦中。

蒙澤卻一點高興不起來,反而追問萬脩道:“先前離開時調走軍吏,如今連君遊校尉也要走,第五公這是……放棄新秦中了麽?”

萬脩不知該說什麽好,這件事可不是第五倫說了算,他只能讓豬突豨勇盡量止損而已。

但他曾聽第五倫與馬援談論“大志”,猜到伯魚有狡兔三窟之策,可三窟之中,也有主次,哪都舍不得,只會一處都守不住。非要算的話,相較於老家和魏地,新秦中肯定是優先級最低的。

真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啊,但那句“是”卻決不能說出來,萬脩沉吟良久後,只將自己那柄斬殺過許多匈奴人的刀,贈給了蒙澤。

“不。”

“只是伯魚相信,事到如今,新秦中人,有能力守好新秦中!”

……

這一年半來,他們擴軍到了三千人,多募當地人為士卒,加以訓練守備烽燧,如今一口氣抽調一半,暮春之際,萬脩與第七彪即將帶眾人遠行。

“伯魚和文淵在東方,他們定能想辦法,讓吾等不必陷於困境。”

一起幹了那麽多事後,萬脩對第五倫和馬援有幾乎絕對的信任,第五倫說他會安排好,萬脩對前方不再憂慮,反而更擔心留下來的人。

宣彪文質,能和當地官府豪強打交道;蒙澤有勇,是本地人;第一雞鳴有些心機,是第五倫宗族新的話事人,他們組成了新秦中駐軍的最低配置。

在這亂世,一別就可能是永遠,只希望再見時,諸君依然如故吧!

不管去者留者,眾人皆是心事重重,反倒是本地的張老爺家,為這份小別離平添了幾分喜劇色彩。

張純又將送第五倫時那套,換了個花活又玩了一遍,在黃河邊灌了萬脩好幾大碗的酒壯行,接著又號召豪右們贈錢糧十數萬。

萬脩卻不似第五倫般推辭,全部欣然接受,他們這一去三千余裏,雖然第五倫答應會打點安排,可這亂糟糟的世道,誰說得準,多帶點絲帛財物沒壞處。

而在含淚送別萬脩後,張純卻露出了笑顏,叮囑兒子道:“這‘任校尉’一走,吾等就不必再有顧慮了,從今日起,可以慢慢往軍中安插族人、賓客。”

“還有你的兩位堂妹,也要安排時機,宴饗也好,遊獵也罷,多與宣彪、蒙澤走動走動打個照面。宣氏也是關中名士,因不願仕莽而落到如今境地;而蒙澤本就是同鄉,信得過,宜與之結親。”

而對第五營的士吏軍官,也要多加籠絡,他先前重點賄賂第七彪,只可惜他被調走了。

但無妨,張純看得很清楚,他們是保住新秦中和張家富貴必不可少的助力。而在張純眼中,既然第五倫相當於“放棄”此地,在這亂世中,只怕是再難回來,控制這支兵,往裏面摻沙子,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兩年內,要讓第五營,變成張氏營。”

“吃我家的飯,聽我家的話!”

……

十幾萬大軍聚集,可得幾個月甚至是半年才行,涉及到復雜的征召、調遣,所以朝廷將大軍的集結點,定在天下之中的定陶——耿純的老爹在那做二千石,這下真是要倒大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