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2/2頁)

說來也巧,早上時,那些想去第五氏做賓客吃閑飯卻被拒絕的幾十個輕俠惡少年,剛剛義憤填膺地在裏閭裏宣揚:“第五倫是假俠義,還義折強弓?如今為了幾鬥糧,而拒絕吾等俠士投奔。”

結果下午就被啪啪打了臉,幾百名興高采烈的裏民跑回家中,到處宣揚義錢之事,高呼:“第五伯魚高義。”

一傳十十傳百,大多數勞動無產階級的聲音,終究還是壓過了少數的流氓無產者。

於是在孝悌之外,第五倫的“仁義”也終於成了所有人共識。

在第五倫輕車離開故鄉,南下常安之際,一個朗朗上口的綽號,也在長陵縣乃至列尉郡飛度傳播。

“孝義第五郎!”

……

“伯魚總算是來了。”

臨渠鄉西南十裏外,蘭池宮,景丹終於看到了第五倫家的車馬,他們前幾日去正式拜謝張湛時,便約好要一同南下。

“讓孫卿兄久等了,鄉人宗親相送,耽擱太久。”

第五倫連忙告罪,讓第八矯來拜見景丹,這才發現,那個邛成侯王元家的“文癡”王隆也在,他家車馬行囊比自己和景丹加起來還多。

但王隆仍是那幅呆呆的樣子,正端坐在車上,看著渭水裏的石頭出神,大概又在想新賦詞句,第五倫喊了兩遍他才反應過來。

與王隆見過幾次面後,景丹已清楚了他的秉性,只笑道:“文山在吾等面前倒是無所謂,可進了京,遇上與吾等共同為郎的數百人,乃至上官公輔,你這般模樣,便容易得罪人了。”

王隆有些不好意思,他不想文章時還是正常的,指著面前已經荒廢的園林宮閣道:“只是觸景生情,這蘭池宮乃是秦始皇時引渭水為池,東西二百裏,南北二十裏,築土為蓬萊,刻石為鯨,長二百丈,當年是何等的壯麗。如今經戰亂洪水,石鯨破碎,只剩下條尾巴露在水面上,不能窺得全貌,不由嗟嘆。”

第八矯聽後微微皺眉,他也讀書,卻沒有文人的小情懷,只搖頭道:“壯麗有何用哉?秦始皇發動勞役,運石甘泉,掘水為池園,只為滿足己欲,還傳出了民謠,渭水不洗口賦起!而漢家引水為成國渠,灌田萬頃,造福後世百年,高下立判。”

一個是文人,一個是醇儒,同樣的景色映在眼中,看到的東西卻不同。倒是這誇贊前漢的話,雖是事實卻不可亂說,第五倫瞪了下第八矯,讓他找準自己的位置,別在太學因言惹禍。

王隆生性不愛爭鬥,也不辯駁,只默默頷首,然後說道:“蕭言不與吾等同去?”

王文山又魔怔了,這不是明知故問麽?蕭言作為侯子,一向傲人,再加上還記恨著第五倫的後來居上,更不會與他們同列,早就連車乘騎,前往常安了——卻是忘了一提,王莽將前朝的長安改成了常安,這次不是反義詞而是同音梗,不然京師的名字就要變成“短亂”了。

四人結伴而行,離開蘭池宮啟程,第五倫他穿越後就再也沒來過這邊,只覺得周遭景色既熟悉又陌生。

等到太陽西偏時,渭河已到。

寬闊的渭水將關中平原一分為二,渭北諸陵平原上水渠縱橫,廣衍沃野間樹木枯黃一片寂寥。渭南則見十裏外常安城高墻巨闕,裏閭百六煙雲相連,旁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澤尚有些綠意。

而連接兩岸的,是一座如虹長橋,正是渭水三橋之一的橫橋,又叫中渭橋。石梁木板橋,橋廣6丈,南北長380步,乃是列尉郡前往常安的必經之路。

此時正值常安城內夕市,本該是橫橋一天中最繁忙的時刻,但一群頭上紮幘,腰掛環刀,身穿劄甲的士卒攔著過橋的行人車馬,使得橫橋兩岸排起了長隊,第五倫他們只能老遠跟在後頭。

看這陣仗,怕是有大人物要經過。

景丹因公務來常安次數較多,見識廣些,對眾人說道:“起碼是四輔、三公路過,亦或是皇子皇孫,否則不會清道攔橋。”

話音剛落,果見對岸開來一隊聲勢浩大的車馬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