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6章 分野

“漢中王麽?”魯肅深深地吸了口氣。

自光和七年以來,大漢就在始終不停地滑向深淵。其間雖然屢有志士仁人意圖力挽天傾,可終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任都誰知道大漢四分五裂,已經名存實亡。雄心勃勃如魯肅者,早就推動吳侯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然而曹、劉兩家在大漢的屍骸之上另起爐灶,比吳侯更快一步,未免使使魯肅感到悵惘。

曹操選擇以魏為號,大概是響應春秋讖中“代漢者當塗高”之句。而玄德公的漢中王,毫無疑問承襲著大漢太祖高皇帝的漢王封號。

魯肅在江東時,曾與同僚討論過玄德公進位的稱號,同僚或以為巴、蜀,或以為楚,都被魯肅嗤之以鼻。魯肅深悉玄德公與孔明的志向,他們所想的,是再現高皇帝以巴蜀漢中為基業而席卷天下,開創大漢的壯舉,怎可能用這些地方諸侯之號?

現在看來,自家猜測無錯。漢中王,呵呵,真是好氣魄。

“沒想到,玄德公會直接晉位王爵。曹操尚且由魏公起步,我本以為,玄德公不至於為天下先。”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若無其事道:“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只要有益於漢室和大義,為天下先,又有何不可呢?”

魯肅端起酒碗,卻長久沒有飲下。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笑道:“這一定不是孔明你的主意,想來,出於龐士元和法孝直的策動吧?”

諸葛亮用白羽扇指了指魯肅,微笑不語。

這種事情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魯肅。

玄德公一舉進位漢中王,將在政治地位上淩駕於曹操之上。這是袁曹大戰之後,從未出現過的情形,既體現了玄德公帳下文武的強烈信心,也是對曹氏政權的一次重擊。但,這做法不同於諸葛亮謹慎持重的風格,魯肅相信,如果按照諸葛亮的意思,或許寧願再等一等。

在赤壁之戰前後,魯肅與玄德公帳下文武往來密切,結下交情。其中與諸葛亮固然莫逆,龐統護送周郎的靈柩前往京口時,魯肅還曾經向吳侯力薦龐統大才可用。

在魯肅眼中,諸葛亮和龐統都高才出眾,而一個長於戰略上的志存高遠,一個長於戰術上的剛健有為。龐統的行事風格較諸葛亮更加進取,更加激烈;至於法正,更是極力推動霸業的策士。

過去一年裏,諸葛亮留守成都,總領諸事;而龐統、法正二人隨玄德公長駐漢中,難免對玄德公的影響力更大些。

當然,魯肅也就只說說罷了。能將眼光不同、手段不同的諸多英傑之士匯聚於帳下,將他們捏合成足以抗衡中原的滔滔洪流,這是玄德公的本事。以諸葛亮的胸懷,絕不會介意。

而魯肅就更不介意了。

諸葛亮所說的車騎將軍長史,便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諸葛瑾此前代表吳侯去成都探望孫夫人,並向玄德公重申盟好之意。既然玄德公將要進位漢中王,諸葛瑾作為盟友的代表,現場觀禮理所應當。

當然,遣使觀禮這件事,也表現了吳侯的立場。諸葛亮的這個要求,其實是在催促吳侯擯棄前些日子的猶豫姿態,申明江東身在在興漢反曹同盟,依舊堅定不移。

就這?這太簡單了。魯肅本已做好付出更多代價的準備,這時卻簡直要笑出聲。

他掩飾著自己面頰微不可察的放松,對諸葛亮道:“這是小事,我可以替吳侯答應!”

玄德公總是擺出忠厚仁德的樣子,大概時間太久了,偶爾竟會當真。可吳侯從來都很清醒,亂世當中,世俗禮秩和規則枷鎖沒有任何意義。玄德公和吳侯這樣的天下英雄,更不該受空泛之物的約束,他們之間的同盟,建立的唯一基礎就是實際利益。

如果有足夠實際利益,別說諸葛子瑜,吳侯本人去往漢中去觀禮,給玄德公伏低做小捧個場又如何?同樣,為了實際利益,吳侯也隨時能將盟友的身份棄若敝履。

魯肅非常明白吳侯的心意,因為他本人也作如此想。魯肅不是腐儒,在這上頭,他與諸葛亮有著天然的,甚至可以說是針鋒相對的沖突。

諸葛亮也明白魯肅的心意。他將這要求鄭重其事地第一個說出,魯肅卻輕飄飄地聲稱這是小事……雙方立場的差異簡直已經再清楚不過。

只不過兩人都不願深究沖突,不想撕破彼此的溫情罷了。

可惜龐統和法正的操作稍稍躁進。曹操還只是魏公,玄德公卻率先稱王,那麽,在不知就裏的天下人眼中,國賊究竟是誰?就算玄德公是漢室宗親,此舉也未免大膽了些;這時候,玄德公確實需要江東的聲援!

於是他也只能放緩語氣,向魯肅頷首:“好,這一樁,便說定了。”

“還有什麽要求,孔明只管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