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5章 交換

隨著左將軍大司馬府的架構日趨完整,又有諸多荊益英才為玄德公分擔軍政要務,諸葛亮這個軍師將軍的職權雖重,但忙碌程度倒未必超過以前。

所以他有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荊州方面,進而關注江東。他對江東局勢的了解,正如魯肅對荊益政權的了解。

所以魯肅只說了兩句,諸葛亮已然明了其話中深意。

由於吳侯繼承父兄余烈,坐領江東,他在政權中的威望和向心力、凝聚力,都不能與玄德公這樣白手起家的英雄相比。

諸葛亮見過吳侯,他現在還清晰地記得,吳侯極欲展現一方諸侯的威嚴,可眼睛深處卻又藏著進退兩難的猶豫,哪怕在曹操水陸大軍壓境的時候,這位江東之主首先要面對的,卻只是自家麾下各說各話的臣子們。

赤壁之戰的勝利已經過去好幾年了,可吳侯面臨的局面還是同樣。大部分時候,他都必須在淮泗舊臣、江東地方勢力和孫氏親族三者之間平衡周旋,既要滿足他們的利益,又要壓制他們的擴張本能。

然而利益在哪裏?

吳侯自建安五年執掌江東,到現在十三年了。建安五年的時候,曹公所領不過兗、豫、徐三州,面臨著河北袁紹的巨大壓力;劉備更是四方奔走,亡命於汝南,召了一群黃巾賊當部下。而現在,曹公領有中原、河北、關中,仿佛隨時將取代漢室,開辟新朝;玄德公跨有荊、益,儼然有光武之志。

吳侯呢?吳侯所執掌的江東呢?

可悲的是,江東還是那個江東。

整整十三年了,江東只在荊州方向獲得小半個江夏郡、小半個長沙郡,一共區區七個縣,此外別無絲毫進展。非要說的話,只能吹噓各路坐擁私兵將領奮勇向前,把山越宗帥征伐了一遍又一遍。

這夠麽?曾經擁戴孫氏,希望通過擁戴孫氏獲得利益的人,都已經餓得兩眼發紅。這樣的局面延續下去,吳侯何以為江東之主?

想到這裏,諸葛亮甚至有些同情吳侯。

昔日玄德公曾問龐統,周郎圖謀荊州的時候,士元可曾出謀劃策?龐統答道,我曾對周郎說,玄德公只據有荊南,而招攬天下英傑,圖謀大業,只要江東牢牢占據南郡,將玄德公壓制在荊南,不消數載,政權內部就會因為利益分配而自相爭奪,至於分崩離析。

當時周郎自知命不久矣,故而行事操切,沒有聽從龐統的勸告。可誰能想到,數年之後,這情形即將發生在江東?

江東的利益已經完全不夠瓜分,而吳侯為了保障自身的權力和地位,又不得不大舉提拔新人,在江東境內一遍遍地敲骨吸髓,以求支撐起真正與吳侯同進同退的軍政集團,非得向外攫取一些東西。

然而去年吳侯興兵攻打江淮,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絕對主動,卻在合肥城下遭逢恥辱性的大敗。吳侯掌控的兵力大大削弱了,由此,吳侯對江東的控制也再度削弱。

這種削弱,其實為玄德公,為諸葛亮所喜聞樂見。在亂世中最好的盟友,莫過於一個足以自保但虛弱的政權。

但吳侯畢竟是非凡人物,他不會坐等著政權內部的矛盾像火山那樣噴發出來,他一定會做些什麽,來竭力滿足饑腸轆轆的部屬。

那麽,除了向交州下手,還能向哪裏?

吳侯全都已經算好了,此番下手奪取交州,既沒有讓淮泗舊臣插手,也沒有讓江東世族插手,動用的,乃是吳侯麾下最親近的核心力量。所以成功之後,吳侯切取利益,也自然占據主動,無需看任何人的眼色。

而特意挑起荊蠻叛亂,不僅是為了牽制荊州軍的力量,更是為了告訴玄德公,吳侯一定要拿到交州,不惜任何代價!

微妙之處在於,吳侯又並不真的不惜任何代價。他要的只是實際利益,除了實際利益以外,他的立場非常柔軟,姿態也很特殊。

江東方面強硬的動作自然要做。可當玄德公對此作出劇烈反應,從漢中提兵千裏迢迢將往荊州的時候,吳侯卻身在建業不動,而委任魯肅為前部大督。

魯肅雖有文武才幹,卻遠非周郎那樣的統帥。他何德何能,而成為江東政權在軍事上的負責人?他怎麽可能與玄德公沙場對抗?魯肅之外,潘璋、徐盛、賀齊、淩統之流,也根本不是關、張等將的對手!

吳侯的意圖,魯肅非常清楚。他看中的,本來就不是自己沙場爭戰的本事,而是自己一向以來與劉備政權友善的名聲,是自己與玄德公麾下諸多文武的友善關系。

正如三年前孫劉兩家在巴丘重訂盟約的時候,吳侯自然英明果斷,只不過魯肅無能,訂了個借荊州的可笑約定。時至今日,吳侯依然英明果斷,而被臨陣提升為前部大督的魯肅,就得負起該負的責任,與玄德公方面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