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有肉吃(第2/2頁)

在他與李常欣年滿七歲後,被陳鳳琪帶到距離高台縣不足百裏遠的海邊漁村玩過幾次,他們在那裏不僅看到了大海的遼闊無際,也看到了沿海魚村百姓的生活不易,即便那些漁村沒有面臨海匪侵襲之危。

所以比起這有些出身好,站著說話不腰疼,對那些百姓的艱難處境無法共情的大臣,他很清楚,對於那些真要統計起來,數量十分龐大的沿海百姓,根本不是說讓他們搬遷,就能讓他們搬遷的事。

更何況他祖母說過,海中資源十分豐富,只要能夠得到合理的發掘與利用,能為國家的國計民生起到巨大貢獻。

那一片片遼闊的海域,將會是他們要留給後世子孫的財富,肯定要代代相傳,牢牢掌握在他們的人手上。

對於那些目前不成氣候海匪,但是只要給了他們可趁之機,就能讓他們有機會發展壯大的海匪,當然要盡早剿滅幹凈才好。

聽出皇上話中的嘲諷之意,江從仁雖然有些不服氣,也有些緊張,但還是堅持說出自己退一步的建議。

“陛下,就算您打算讓衛山軍拱衛沿海,也沒必要讓衛山軍保留十余萬將士的規模,現在這般,實屬浪費兵力物力。”

安常煦淡淡回道。

“你們且放心,不管是朕,還是樂陽郡主,向來奉行的都是人盡所能,物所其用的原則,絕對不會讓那些青壯兵勇,以及朝廷撥發的錢糧被浪費。”

這話一出,縱是林侍郎也變得無言以對,樂陽郡主不管去哪,都將皇上所說這一原則給展現得淋漓盡致,已是讓人不得不服事實。

掃了眼在場眾人的反應,安常煦這才滿意的繼續說道。

“朕與太尊已經議定,令樂陽郡主在東南沿海訓練水師,組建船廠,並從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內下令招收各種能工巧匠,齊心協力的共同設計制作性能更好的海船。”

沒等聽到這話大感震驚的群臣反過來,安常煦緊接著便擲地有聲的說道。

“沿海百姓也是我們安國的子民,朝廷有保護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與義務,既然那些海匪的上岸侵襲沿海村莊的蹤跡難尋,我們就好好強大自身,訓練出能在海上作戰的水師,主動出擊,剿滅那些海匪的老巢。”

有了這番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的話托底,安常煦此前說的要訓練水師,建船廠研制新船的決定,瞬間變得偉光正起來,再次讓人感到無言以對。

年後開春不久,剛帶領著衛山軍在建南安營紮寨的李常欣,便收到朝廷下達的最新指示,與聖旨一同到達的,不僅有一份十分完善的訓練方案,還有一批大小不一的船只。

從前駐紮在東河府的這些衛山軍將士,基本都是出生於內陸,一直生活在內陸,不曾來過沿海,也不曾經歷過沿海的生活。

大冬天的遷防到這建南府境內後,他們才發現,這裏的氣候環境還真像樂陽郡主說得那樣溫暖,讓人絲毫感受不到此前的嚴寒。

在天氣不冷的情況下,他們按照新任主將的指示修建營房的活,也就變得容易起來,與此同時,他們還在當地漁民的教導下,趁海邊退潮之際,去附近海灘或紅樹林中撿些海貨回來,極大的改善了他們的夥食。

來到這海邊就能有機會吃到各種味道鮮美的海鮮,也就是肉食,讓衛山軍上下再次確信,跟著樂陽郡主有肉吃的事實。

王修業雖是侯府出身的貴公子,但是因為技術水平方面的原因,也沒什麽機會能吃到海味,來到這東南沿海後,才知道這世上竟然有那麽多的海產,只要烹煮方式到位,吃起來味道十分鮮美。

“郡主對這些海產,似乎比沿海的這些老漁民更為了解一些?”

面對王修業的疑惑,李常欣難掩得意的回道。

“這是當然,我們老家在湖州高台,離開海邊不到百裏,我奶帶我們去過那邊的漁村,也親自帶我們去趕海過,哪些海產可以吃,怎麽做才會更好吃,都是我奶教我們的。”

“我們一家都很喜歡吃海鮮,所以會常年和漁村的人訂貨,吃起來方便,可惜進京後就不方便了,就只能吃些幹貨,吃不到新鮮的了。”

這時候的海鮮不僅難以保存,在沿海區域的價格還很便宜,對於李常欣他們曾去過的那些漁村而言,李家莊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他們的大客戶,而陳鳳琪也給過那些漁村一些優待,甚至還從那些村中帶回一些父母葬身大海,生活無依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