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消息(第2/3頁)

聽到這話,張賢貞不僅心中酸澀,眼中也有些澀,強笑著點點頭道。

“還好,你二哥也在大營,而且是在樂陽郡主手下。”

等到徐景月離開後,張賢貞才道。

“大伯母,景月還小,您怎會同意讓她去大營呢,三族伯家的孫女不僅年齡更大些,她本人也對軍中很感興趣,正在家裏鬧著要去大營呢。”

柱國公夫人嘆了口氣道。

“我何曾起過這個意,我接到太尊夫人的提醒後,讓梅娘查出文氏做的事時,被景月給聽個正著,是她自己主動提出來的。”

“眼看她態度堅決,為她母親犯的事感到極為慚愧,壓力極大,我才應下,本想通過太尊夫人,可她不贊成這件事,才有我親自奏請聖上之舉。”

知道是這麽回事,這件事就好理解,也能說得通了,張賢貞心情沉重,還是強笑著回道。

“原來是這麽回事,景月真是個從小就懂事到讓人心疼的好孩子,就是她這小小年紀,就心思重了些,明明家裏有我們這些長輩在,哪裏需要她一個小姑娘承擔。”

“希望她將來可以受到樂陽郡主的影響,變得開朗一些,聽說樂陽郡主可是個心底無塵的好姑娘,為人做事都爽朗大氣得很。”

張賢貞自己生了三個兒子,沒有女兒,離京前,打小就長在柱國公夫人膝下的徐景月,與她在一起的時間,比將大半心思都放在大兒子身上,小半心思兼顧著小兒子的文氏還多。

所以她對這個侄女也是真心疼愛得很,離京在外,遇上什麽適合姑娘家的好東西,總想著要買下留著給侄女做嫁妝,連她娘家幾個侄女都沒這待遇。

從繈褓之中起,就被送到她的院中,由她親自撫養的小孫女,柱國公夫人比任何人都心疼不舍,神色落寞的感嘆道。

“是啊,這孩子真是不容易,這次就算是全了文氏待她的生身之恩,希望老天保佑,讓她的將來可以過得順遂些,有了這份淵源,太尊想必也會照拂她一二。”

徐世子也是直到此時,才知道他女兒會去大營的原因,心中自責慚愧不已。

“都怪我無能,才會這般連累你們所有人。”

知道對方這是被打擊得厲害,才會當著她這做弟媳的面,說出這麽垂頭喪氣的話,張賢貞趕緊勸慰道。

“大伯千萬不要這麽說自己,皇上與太尊之所以如此明斷是非,沒有因此而對我們徐家生嫌隙,又何償不是因為相信您與伯母都是至誠至忠之人。”

“世事難料,人心難測,大嫂就是想法簡單,容易受人利用,才會在無意間犯下這大錯,我們都知道,這事怨不得家裏任何人。”

這是張賢貞的真心話,不管文氏做了什麽,她都不曾遷怒到長房其他人身上,在她心裏,文氏與長房其他人從來都沒有被混為一談過。

聽說徐家對世子夫人文氏的處置,陳鳳琪也在敲打安常煦。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娶妻嫁女都要尤其慎重,這些可不是什麽玩笑話,而是人類總結出的寶貴經驗,除了五代以內有血緣的近親不得結親,還需看結親對象的綜合素質,你將來娶媳婦可得給我瞅準了再做決定。”

雖然當了皇帝,也改變不了安常煦還只是一個少年的事實,聽到這話,頓時有些不自在。

“奶,您一再強調的這些,我都記著呢,反正我到時候聽您的安排就行。”

陳鳳琪毫不猶豫的一口回絕。

“你快打消這種依賴心理吧,我才不會給你安排,婚姻乃是關系一輩子的大事,我頂多只能從旁幫你把把關,防著你別錯得太離譜,絕對不會直接幫你當家做主。”

看他一臉失落的神情,陳鳳琪接著又補充道。

“不止是你,連常欣、常澤、常媛在內,都是這個待遇。”

確定他祖母不是因為他當了皇帝,才會單獨這麽對他,安常煦的心裏就平衡多了。

“唉,人家家裏都是長輩不顧小輩意願,非要大包大攬,怎麽到了奶這裏,就風格大變了呢,您對我們那麽放心?”

陳鳳琪不以為然的回道。

“不是對你們放心,而是我自己想得開,過日子的畢竟是你們自己,操完心後,要是未來慘淡收場,我看著只能幹著急,到死還不放心,多不劃算,柱國公夫人不就是吃了這個虧。”

安常煦由衷的感慨道。

“真佩服您總是可以及時從別人與自身的經歷中,總結出這麽多經驗教訓的本事。”

“這就叫做以史為鑒可知興衰成敗,以人為鑒可知是非得失,你現在可能還沒意識到,但是你現在要記住,要虛心觀察別人,多反省自身,逐步在將來做到這一點。”

安常煦不僅嘴上應下,還用手中的筆將他祖母說的這些給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