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當王

想要勸人的目標沒有達成不說, 還被給反懟了一頓,讓安常煦去見祖母時,情緒還有些郁卒,倒不是因為被懟。

而是因為李常欣懟他的話很現實, 身為一個皇帝, 讓那些保家衛國的士兵吃不好穿不暖, 確實是他的失職,哪怕那是從前就一直存在的問題。

“奶,那次去過京郊大營後, 我特意關注過兵部給他們的撥款,沒發現有什麽克扣,我見徐世子也還算勤勉坦蕩,不像是會從中貪墨的人,可是那些中下層士兵的生活, 實在清苦得很。”

聽到他描述完那些將士日常的穿著與食物後,發出的這番感慨, 陳鳳琪沒有直接解釋, 而是問出另一個問題。

“依你所見,那些士兵可曾抱怨食物不好, 吃不飽?”

安常煦認真回想了一下, 才回道。

“好像沒有,每到用餐時間,一個個看上去都很高興的樣子,所以我雖發現他們菜中沒有什麽油水, 更沒什麽葷腥,主食還都是以粗糧為主,回來並沒有多說什麽。”

就是心中有些不適, 他們家當初也不富裕,供養著南江書院上千師生時,那每餐的菜,都是葷素搭配,粗糧與細糧少說也達到了對半,每人每天還有一個雞蛋。

陳鳳琪點頭道。

“因為那些底層士兵大多都是貧苦家庭出身,對他們而言,能有機會敞開了吃,可以填飽肚子,就能讓他們滿足,所以他們就不會有什麽怨言。”

“貪墨、克扣,肯定是在所難免,徐世子當然不會參與,不過那京郊大營就在皇城根下,裏面牽涉著許多勢力,他在某些時候,肯定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能讓那些人不敢太過分就行。”

比起李常欣嫉惡如仇的性格,安常煦的性格明顯要圓滑一些,可是他在某些方面的見識與經歷不足,才會讓他在某些方面產生一些認知方面的錯誤。

“奶,您的意識是說,那些貧苦百姓的生活,吃得比那些還要更差嗎?”

想起她初來這個世界時,從於州遷往湖州的一路上的見聞,陳鳳琪態度肯定的回道。

“當然,還要差得多,幹活的男丁吃幹的,也不敢敞開了吃,小子能吃個半飽,婦女與姑娘連稀湯都喝不飽,是貧苦百姓家的常態,若是遇上大災大荒之年,更淒慘。”

而且,算軍中開支的話,還要考慮不同駐軍區域中的物價,京中與周圍的物價,肯定難免要比旁處高一些。

安常煦神情嚴肅的點頭,他從小生活在李家莊,懂事後,總聽說莊上那些工人家庭沒什麽地,家境十分貧苦,才會到李家莊做工。

無意間受此影響,安常煦以為那些人的日子已經過得很辛苦,但是他們日常的飲食,絕對比軍中的飲食好得多。

雖然回於州參加考試,以及後來上京的途中,也曾到過、遊歷過一些地方,卻因張冬生、袁文義他們的安排,只在一些繁華之地逗留,不曾與沿途一些小村鎮的人有什麽接觸,也就沒有見過真正貧苦的山村百姓的生活。

“是孫兒的見識太淺薄了,這可真應了您曾給我們講過的那個‘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陳鳳琪也有些感慨。

“這也不能怪你,誰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我們的命運竟然會如此突然的發生巨變,你還沒來得及真正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就坐到現在的位置上。”

“想當年,我也是如此,聽說世上還有人吃不飽穿不暖,總會感到難以理解,只要是有手有腳,能幹活的人,怎麽能窮到吃不飽穿不暖呢,直到……後來,才發現,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會導致某些人生活得極其艱難。”

“這種貧富不均的現象,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一直都會存在。”

安常煦聞言,心情不禁有些沉重。

“奶,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改變這一現象呢?就算改變不了,能改善一些也好。”

“想要改善這一狀況的前提條件,是邊關無戰事,國內政局穩定,吏治清明,重用真正有能力的人,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急不得,一急就容易出錯。”

連前提條件都滿足不了,何談改善民生經濟,安常煦認真記下他奶說的這些,急不得,一定要逐步來。

與安常煦見到軍中飲食條件差,首先質疑那些管事存在貪墨與克扣現象,回去就在私下裏查賬,打算等到根基穩定一些後,就來個秋後算帳不同。

帶著王修業、趙小雪他們進入軍中,成為小兵中的一員後,李常欣忍了三天時間,在這三天裏,弄清楚周圍的環境後,她首先將目標放在了距離大營駐紮地不遠的那片山林中。

“來了三天都沒能吃口肉,餅子又粗又硬咯嗓子,我們去山裏搞些吃的吧?”

趙小雪有些猶豫的勸阻道。

“郡主,說好了我們得要遵守這裏的規則啊,哪能一來就違反紀律呢?做這種事,肯定瞞不了其他人,到時候被人給告到徐將軍那裏,我們說不定就得哪來的回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