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酸(第3/4頁)

要不然,以安常煦的聰明與心計,一般人根本馴服不了他,還很容易被他反制,豈能成長為現在這幅進退有度、低調內斂的模樣。

等到李家人在高台縣接到這份份量十足的封賞聖旨後,都有些震驚,他們都沒想到,皇上竟然這麽舍得下本,連伯爵之位都舍得給。

宣布完聖旨後,過來宣讀聖旨笑容燦爛的躬身接過李成鋒給的賞錢,態度遠比前兩次前來宣讀聖旨的內侍謙卑得多。

遣退周圍的其他人後,內侍才神色恭敬的取出安常煦與李常欣的信道。

“啟稟護國夫人,這是康王殿下與樂陽縣主托奴婢代為轉交的信,而且臨來時,陛下曾特意囑咐奴婢要代幾句話。”

陳鳳琪接過信,神情肅然的回道。

“臣婦恭聽聖訓!”

“護國夫人不必如此,陛下說,他只是建議,並沒有強求夫人之意,康王殿下初回京,又年少,他卻身體欠安,能為殿下提供庇護的時間有限,宗室與朝堂之上的列位,多是他的尊長,康王殿下恐將處處受限,希望能勞動夫人進京扶持幾年。”

身為在皇上身邊很受重用的宦官,趙內侍他們都很清楚,若無意外,康王殿下會在不久之後,就被正式立太子,乃至繼承皇位。

康王殿下不是在宮內長大,被認回去的時間尚短,在朝野內外的聲望與影響力都嚴重不足,身邊也沒有聚集什麽勢力,又年少,一旦登基繼位,肯定容易受制於朝臣。

縱然有邵雲博這個丞相的全力支撐,可他本身在朝堂上的根基也淺,全憑他一力扶持,才能有現在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

沒有了康平帝的力挺,邵雲博自身恐怕都要面對諸多圍攻,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他有心,能給少年新帝提供的幫助也將有限。

只有身為南江書院的幕後東家,在南江書院一系中擁有崇高威望的陳鳳琪出面,帶著邵雲博與南江書院一起,才能助新帝與那些老牌勢力抗衡。

再加上康王殿下的養父安遠伯,出身處柱國公府,哪怕對方此前只是柱國公府的一位死士,但是有他的存在,能給柱國公府與安遠伯府之間,建立起信任合作的基礎,從而幫助康王爭取到柱國公府的支持。

只要有了手所握二十萬大軍的柱國公府的支持,康王殿下的登基之路,將會變得順利得多,朝野上下的那些人,也要忌憚一二,不敢太過放肆。

這些內侍考慮不到這內中詳情,卻能從皇上的表現中,領會到他對眼前這位護國夫人的高度重視,甚至可以說是尊重的態度。

畢竟若是換了旁人,皇上完全不必讓他代話,完全可以用一紙聖旨將他們直接召入京中,若是這李家有上進心些,得了這般史無前例的重大封賞,肯定會主動提出要進京謝恩。

可是李家在領完聖旨後,只是遙謝聖上隆恩厚寵,絲毫不打算提進京謝恩的事,這位趙內侍才意識到,在他們來之前,皇上可能已經預料到這個結果,才會在私交待他們代話。

聽到康平帝托這趙內侍幫忙帶的話,陳鳳琪著實有些意外,他們一家不打算上京,固然是出於自身性格、生活習慣等因素考慮,其實也還有著另一個原因。

他們身為撫養常煦長大的親人,在常煦心中的地位,肯定不是剛認的親爹能比的,將心比心,尤其是在對方還是一位帝王的情況下,恐怕很難心平氣和的接受,自己一個親爹,在兒子心中的地位不及他養父母重要的事實。

所以他們不去京中,也有讓他們親父子好好培養感情,不去中間摻合,礙皇上眼的想法。

卻沒料到,皇上竟然主動提出,希望他們能夠進京,而且還直言不諱的告訴她,他的身體欠安一事。

這也明顯意味著,皇上的身體是真的到了將要油盡燈枯的地步,所以對方已經沒有心思去計較孰親孰遠的事,也顧不上考慮,這樣做的結果,會不會在將來養大他們李家的野心,只顧得上眼前。

不過陳鳳琪即便從中分析出這些信息,她也沒有立即改變主意的意思,因為她深知,京中就是一團亂麻,他們一家一旦上京,就會被纏上,難以脫身。

“陛下的意思,老身明白了,可是我們李家人丁單薄,還都是沒甚見識的鄉下人,對於京都中的一切,心中一直存著敬畏,老身一年邁婦人,去了能做的事情有限,陛下那邊若有需要用到老身的地方,老身自當盡力而為,至於進京一事,還需從長計議。”

趙內侍見狀,總算明白,眼前這位看著氣質溫文儒雅,書香氣十足的老夫人,看著溫和好說話,實則是位心中極有主見之人,連皇上的面子都敢不給。

不過趙內侍一想到康王殿下那麽有把握的囑咐,讓人提前做的準備,他的心中又踏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