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不值得的人(第3/4頁)

直到何大老爺匆匆辦完事後,將要帶著他回京時,走在鞏縣的街道上,突然聽人殷切的呼喊一個讓他隱約感到有些熟悉的名字,回頭看到那是一名陌生的婦人,便沒當回事。

可是他那本來一片空白記憶中,竟然開始浮現出一些畫面,正是他將那陌生婦人喚為‘娘’的場景,所以他下意識又回頭看了眼仍在焦急呼喊的婦人。

那樸素的打扮,憔悴的模樣,讓他印象深刻,可他卻如鬼使神差般的選擇無視,繼續當他的何家大少。

即便自那開始,他的記憶便開始逐漸恢復,知道自己本是新台縣陽山鄉李成傑,可他卻選擇將那些前塵過往一並遺忘。

隨何大老爺回到他剛被外放做官的地方後,又在何大老爺夫妻的安排下,迎娶被換到其舅舅名下的何大老爺嫡長女為妻。

在不用擔心生計,又有何大老爺為他聘請的名師教導下,他在康平元年開的恩科上,成功考取同進士出身。

在自身資質平庸的情況下,能有此際遇,何瑞本來已經心滿意足,可是他剛好跟著何大老爺一家,在外放期滿後,回京中何家享受過兩年備受尊榮的日子。

若是何家那位曾官居次輔的二太爺沒有在新帝登基不久,便被勸退,他身為何大老爺名義上的嫡長子,就算只是同進士出身,也能擁有大好前程。

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二太爺以還算體面的方式主動退出朝堂後,本就人走茶涼,又逢新帝登基新氣象,根本顧不上為他一個剛邁入仕途的同進士謀劃。

被何家當年的繁榮迷花了眼,已生出野心的何瑞,如何甘心就這麽在閑職上耗一輩子,卻因何大老爺自己都處境不佳而無可奈何。

新科狀元是二皇子消息傳開之前,他還在暗自為自己能生個狀元兒子感到欣喜與驕傲,只是他剛想好,將要以什麽方式,可以兩全其美的與那個素未謀面的兒子相認。

隨後就有消息傳出,在給新科進士賜席的恩榮宴上,皇上擺出人證物證,當眾昭告世人,新科狀元是他當年在流放途中,因迫不得已而被寄養到李家的二皇子。

之所以說是寄養,固然有粉飾過往的原因,也有李家還回的物證中,還附有一沓數額不小的銀票的原因。

就算李家養了二皇子十五年,沒有動用那筆銀子,但是有了那筆銀子的存在,就能證明,二皇子當年不是被遺棄,這其中的意義大不相同。

事實證明,那天資卓絕的少年狀元不是自己的兒子後,何瑞倒也沒覺得遺憾,畢竟相比較一個狀元兒子,他的母親與妻子養育二皇子的大恩,同樣能為他們李家帶去天大的好處。

若他能夠找機會認回去,他肯定也能得到封賞,畢竟夫榮妻貴,母憑子貴,養大二皇子的人,正是他的母親與妻子,只要能搞清楚那個‘李成鋒’是怎麽回事,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至於何家,只要他能拿出合理的解釋,將自己的真實身份曝出來,肯定不是問題。

畢竟曾經在京中享受過顯赫榮耀的何家人,比誰都希望自家能找到重新崛起的機會,而他的真實身份,將能幫助他們願望成真。

正當何瑞告訴自己要耐心些,等到李家人上京受封,只要見到他娘,或者是他的原配妻子江燕娘,就能獲得‘恢復記的契機。

緊接著便有另外的消息陸續傳來,他娘正是高台縣李家的那位,因開設南江書院而被誥封為五品宜人的陳氏。

南江書院的重要性,以及它目前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之大,朝野上下的人都看在眼。

看看二皇子的真實身世還沒有曝光時,他考取會元時,就引得許多人爭相送禮道賀的行為中,就能看對南江書院一系對高台縣李家的敬重。

自己的親娘竟然就是南江書院的東家陳宜人,他這個做兒子的,就是當之無愧的少東家,南江書院的那些影響力,當然也將為他所用。

只是這個讓他心情激動的美夢還沒做醒,堅持著就聽到一個晴天霹靂,他娘將在路邊撿回的李成鋒認為義子不說,還讓對方頂替他這個親子身份,後來甚至還親自作主,將他的原配妻子改嫁給那個義子。

這個消息對旁人而言,只是一個奇聞,對他而言,卻如巨大的巴掌甩在他的臉上,曾經一心一意為他的親娘,竟然將他的一切,全都給了別人,讓他情何以堪。

有了這個消息在前,再聽說權傾朝野的邵首輔當眾坦承,他曾賣身為奴,被他娘買回去做仆人,對他娘十分敬重的消息,他已是心如刀割。

被朝堂上傳出的最新消息給震驚住的同僚們,還在議論那位陳宜人的驚人之舉,何瑞卻感到心如死灰,因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身為對方的親生子,曾經做過什麽大逆不道的事,他不認親娘在前,親娘便將他的一切剝奪給別人。